《艺概》

刘熙载着。

刘熙载(1813-1881),中国清代文学家。本书是刘熙载历年文艺理论文章的汇编。全书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6部分,除经义概是讲八股文之外,其余都是讲文艺的。

刘熙载精通文艺的特点和规律,虽好言其概,但很精辟,较少学究气。

认为文学是心学,即作家的情志是“我”与“物”相摩相荡的产物,强调艺术的独创性,反对因袭,阐前人之已发,扩前人之未发。认为诗品出于人品,艺术家人品和修养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屈原的《离骚》是与他的人品、他的忧愤济世的情感分不开的。

当然人品也包括见识才学。书中还以辩证的观点论述了艺术创作中的种种问题:在物我、情景、义法种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中,突出我、情、义的主导作用;在质与文、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强调质与美的重要,但也并非排斥形式美,“孤质非文”,只是要恰如其分;将“按实肖象”的模仿与“凭虚构象”的虚构加以比较,强调虚构的重要,二者都需要艺术想象;在真实与玄诞之中,一是强调真,二是也应“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在阳刚与阴柔两种类型美的见解上,强调二者互相渗透、统一于同一作品之中;对传统的继承问题上,要能用古更要变古……。

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相反相成的艺术范畴,如深浅、重轻、劲婉、直曲、奇正、空实、抑扬、开合、工易、宽紧、谐拗、淡丽等等,并作了精要深刻的表述。在阐述理论时,注重结合作家作品来考察,并对其作了三言两语、十分精当的论述和评述,如评《庄子》,用一个“飞”字来形容其“无端而来,无端而去”的特点。本书在评论之中主要着眼于艺术规律和特点,理论性、概括性强,没有传统诗话、词话那些传闻轶事和史料考证的内容。全书涉及诗、文、词、曲、书法等艺术,门类广泛、全面。

然而,由于时代的原因,书中亦有不少的宣扬封建伦理、名教和八股文等陈腐的东西。从总体上看,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并未超出他所处时代的学术水准,故有人称他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最后一位思想家”。



为您推荐

《谈艺录》

钱钟书着。 钱钟书,中国现代学者、作家。本书是一部专门论述古典诗艺的着作,1948年初版,1984年再版时将原书稍作删润作为上编,又将近年补订的与原书篇幅相似的部分作为下编,..

《诗论》

艾青着。 艾青,中国现代诗人。在1938年至1939年间艾青写了《诗论》、《诗人论》等论文,结集为《诗论》出版。1980年修订增加一些新的诗论文章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 收进..

《文学基本原理》

以群主编。 以群(1911-1966),原名叶以群,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家。本书1964年出版,1979年、1983年两次修订,被定为中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全书分为4个部分。绪论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

《艺术生产原理》

《论戏剧性》

谭霈生着。 谭霈生,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家。本书作者认为,戏剧艺术的对象是人,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的生活命运、生活的真实性和剧作的思想内容全都渗透于人物性格之中,因此,..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着。 郭绍虞(1893-1984),原名希汾,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家、作家、语言学家、书法家。本书是作者的主要论着,完成于解放前,1979年被定为中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全书共4个..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

葛路着。 葛路,中国现代艺术理论家。本书是我国第一本专论绘画理论发展史的着作。全书7章,分朝代论述了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 春秋至两汉时期是“诸子论美术”,论画者并不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