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产原理》

何国瑞主编。

何国瑞,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家。本书是关于文艺学基础理论的专着。

共分“六论”:导论、本体论、主体论、客体论、载体论、受体论。

本书的特色之一是在方法论上的革新。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是一种社会生产”的理论为逻辑起点,将艺术活动放在人类的整体生产(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精神生产)实践活动中加以考察,从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等方面较全面地揭示了艺术生产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避免了以往同类着作只注重艺术“乐感教化”作用或“认识反映,,生活功能的偏颇。由于作者坚持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以及他们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人类艺术活动的基础,坚持了一元化思维,因而这部着作对艺术现象及其规律的总体把握是成功的。

本书的另一特色是作者在深入研究艺术对象时,提出了不少富有创见的理论观点。例如书中把人类的精神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发明性精神生产、发现性精神生产。前者基于人对环境的态度,后者基于人对环境的认识。

其根本不同点是,发现性生产只传达世上存在的东西,发明性生产则创造“客体对象中所没有的东西”。艺术生产便是发明性生产。这种生产主要源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不满足,是人们根据“内在的尺度”而为自己创造的新的生存条件,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又如,作者提出,艺术生产与“实践精神”、宗教一样,都具有合目的性。但艺术的目的既不是务实的(如“实践精神”),也不是虚幻的(如宗教),而是虚拟的,假设的客体,是“渗透着或明或暗的感情态度、意志愿望的、具有特定的现实实践性的心态客体”。本书还提出了一些重大的理论范畴,其中最重要的是“艺象”的概念。作者认为,艺术品作为人与外部世界的“心理平衡器”,具有娱情、养性、励志、益智等效用,这些效用又是通过艺术生产所创造的“第二自然”——“艺象”来实现的。

“艺象”与传统艺术理论中的“形象”是不同的。“艺象”的理论基础是生产论,“形象”的理论基础是认识论。

前者是艺术家表现自己对生活认识、生活态度、生活情趣和生活理想的审美形式。后者是艺术家认识现实生活本质的特殊形式。

“艺象”可以是有形有象的、写实的,也可以是高度变形的、写意的,还可以是完全抽象的、纯形式组合的。而“形象”则必须描绘社会生活的具体情景。“艺象”由物素、心素、形素组成,因其构成比例的不同,形成3种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形式主义。3种创作方法的不同变奏又使其有更为繁复多样的形态,这便造就了“艺象”的新颖性、独特性、开拓性,从而为艺术创作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作为一部概论性质的专着,它力图界说一切艺术现象,此外,概念的明晰严密,语言的通俗流畅,结构的完整匀称,使得这部着作无论是在科学性和可读性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出版后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好评。

为您推荐

《汉字·水墨艺术的谱曲者——濮列平》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柳眉新桃腮嫩、潮、灵、一春鱼雁、水云寒、三羊开泰、秋鱼、梅蕊浸云、云心无我、旦暮、星斗满天人睡也、山花枭娜、醉踏松根、风酿楚天秋、莲花、蜃风轻舟等。 书籍特色..

《篆刻艺术赏析》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篆刻学习者案头**的学习资料,曾影响了无数的篆刻学子. 书籍特色 篆刻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在开始阶段它具有实用和欣赏的双重价值,后来..

《一门风雅---王世襄家族的艺术世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全书十章共分上下两编, 上编主要介绍王氏祖父、父亲、母亲、舅公、妻子等人的艺术修养, 下编则专门介绍王世襄本人的艺术收藏与研究成果。 书籍特色 王世襄(1914..

《艺术文献集成:竹人录 竹人续录》内容简介|作者

《纳西东巴文书法艺术》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纳西东巴文书法艺术》一书,经作者近四个月的努力,在云南人民出版社的关怀下,终于与读者见面了。纳西象形文字源远流长。20世纪初叶,经过洛克、李霖灿先生等著名学者的研究和介绍,已经走向世界,并且日益为世人所瞩..

《历代书籍装帧艺术》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 16开平装,文物出版社出版★ 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古代简帛书籍、卷轴书籍、册页书籍的装帧特点、版面形式及插图艺术★ 作者将这些长久以来尘封在文物考..

《翰墨从心:经典诗文书法艺术》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围绕登高望远、志满意得、冰莹玉洁、月明风清、水滴石穿、乐意从心六个主题, 选取先秦以降历代经典诗文近七十篇, 写成书法作品, 为余仁杰先生数年间诗文书作的精选合集。作品以正、行、草书体为主, 分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