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

郦道元着。

郦道元(?——527),中国北魏地理学家。本书为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水文地理着作,共40卷。

《水经》是一部古地理书,大约是三国时人所作,记叙河流137条,但内容极其简略,各条往往不过1、2句话,也存在一些错误。

本书以《水经》为纲,详细介绍了各地河流计1252条,按照水流所经过的地方,记叙山陵、都市、关津、名胜、祠庙、冢墓的地理情况和建置沿革,以及有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歌谣甚至神话传说、草木鸟兽、谚语方言等,内容极其丰富。

对于《水经》记载有分歧的地方,作者详细考订,加上自己的按语,作出了许多与旧籍截然不同的结论。如《易水》篇下文说到易县故城时,插叙了历史事件,并纠正了当时流行的关于燕太子丹与刺客荆轲告别于易县的错误说法。

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易水又东径易县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阚骃称,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与宾客知谋者,祖道于易水上,燕太子称荆入秦,太子与知谋者皆素衣冠送之于易水之上。

荆轲起为寿,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高渐离击筑,宋如意和之,为壮声,士发皆冲冠;为哀声,士皆流涕,疑于此也。余按,遗传旧迹多在武阳,似不饯此也。”类似记载,在本书中比比皆是,所以博得清代学者的称赞,“数千年之往迹故读,如观掌纹而数家宝”。全书注文共约30万字,为原书的20倍,引用的书籍多达437种,并收录了汉、魏时期大量的碑刻,保存了许多极重要的古代史料。文字精练,记叙生动,使之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是一部出色的文学着作,其中有不少段短小精炼的游记小品,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受到后代文学家的重视,唐代李白、杜甫的诗篇,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等,都曾从本书中直接吸取过艺术素材。本书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李善的《文选注》一齐被誉为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三大名注。全书所记水道自黄河迄长江,其中,篇幅较多的如黄河5卷,渭水3卷,长江3卷,总的来看,详于北而略于南。因作者生当南北分裂时期的北朝,难以全面掌握南方的地理形势。又由于引用的书籍不尽可信,作者又不可能事事都有真知灼见,因此书中记载难免有误。

如讲到黄河源时,仍沿汉代旧说,认为罗布泊伏流与黄河通;至于长江、汉水以南,不少水道错乱混淆。注文原无图说,近代学者杨守敬等依据注文编绘成《水经注图》,使之与文字配套,方便读者。只是其图以旧法绘制,不够精确。

为您推荐

《大唐西域记》

玄奘口述,辩机执笔。 玄奘(600-664),俗称唐僧,中国唐代佛学大师。本书是有关中国新疆以及印度、尼泊尔和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共12卷。书中共记叙了138个城邦、地..

《元和郡县志》

原名《元和郡县图志》。 李吉甫着。李吉甫(758-814),中国唐代政治家,宪宗元和年间宰相。 本书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古代总地志。原书40卷,目录2卷,今存34卷。 内容以唐代10道47镇..

《太平寰宇记》

乐史着。 乐史(930-1007),中国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本书是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完成全国统一后的全国总地理志。原200卷。今本缺第4、第119卷及第114卷后半,实为19..

《元丰九域志》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着。 徐霞客(1587-1641),中国明末地理学家、旅行家。本书是作者在30多年旅行考察的基础上写成的一部伟大的地理学着作。原稿本散失严重,后经后人编次。是书在地理学、历史..

《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着。 顾祖禹(1631-1692),中国明末清初历史地理学家。本书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历史地理着作,共130卷,后附《舆图要览》4卷,约280万字。作者参考二十一史、100多种地方志和其他..

《天下郡国利病书》

顾炎武着。 顾炎武(1613-1682),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地理学家。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地理以及政治、经济的重要着作,共120卷。作者潜心研究,历时20余年编撰而成。卷1总论舆地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