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超编着。
本书是关于计算机软件知识的科普读物,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硬件与软件的特征、计算机语言、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概念以及计算机软件在一些重要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作者指出,电子计算机实质上是对数字式信息进行加工的机器,专业术语称之为信息处理系统或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分为硬件与软件两大部分。所谓硬件,指的是电、磁、声、光、机械等部件的有形物质实体。
它包括运算器、控制器(这两者组成中央处理机CPU)、内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如打字机、光笔、卡片阅读机、显示器、打印机、磁带机、磁盘机)等。其中的前三者装在计算机本体内,通称为计算机的内部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装在计算机本体之外,统称为外围设备。所谓计算机软件,主要指的是一些程序产品。
这些程序是用于描述计算机所能接受的处理对象及其处理规律的。
它们在各种介体上以信息的形式出现。
如卡片上的穿孔、线路中的电子信号、磁载体上的磁信号、屏幕上的光信号和电声装置中的声音信号等。计算机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
系统软件包括管理程序、汇编语言和各种程序语言的翻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诊断系统以及各种运行记录系统等。它主要是为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发挥和扩大计算机的功能而给计算机专门配置的。
应用软件则是计算机用户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而编写的程序。
它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随使用场合而异。用于一般数值计算的应用软件、标准程序和标准程序库以及为用户专门设计的应用程序系统(如图书文献检索系统、病历档案检索系统、人事档案检索系统)等都是比较初等的应用程序或程序系统,在国防、尖端科技、大型企事业和国家大型项目的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中,计算机技术与控制论、信息论和概率论等理论方法相结合,还可以建立较为高级的系统工程应用软件系统。当计算机网络出现以后,系统工程应用系统又有相应的发展。国家和大型企事业的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各地的分支机构通盘考虑全局的情况,这种建立在网络上的应用系统被称为全信息系统。作者指出,硬件与软件,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之间在实质上是没有截然的界线的。形势的发展使许多用户的专用程序演变为通用软件、使某些软件实现了“硬化”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作者认为,计算机语言是外界与计算机交换信息时所遵循的一些基本法则和表述手段。软件中包含的信息及其相互关系是用它来描述的。全世界现有的计算机语言超过1000种。
它们大体上可分为:最低级的以二进制数字代码表示的机器语言;与机器语言一一对应的用特定的助记符号表示的汇编语言;与自然语言接近,但与机器不大相关的程序语言(即高级语言)等。常用的高级语言有BASIC、FORTRAN、COBOL、PASCAL、LISP等。此外,还有强调灵活性的PL/1和ALGOL68;具有专用性的APT;面向机器的BLISS;具有可移植性的XHY等等。
与机器语言不同,汇编语言和程序语言须经过汇编程序、编译或解释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方能为机器所接受。
除上述面向过程的程序语言之外,近来还出现了面向问题的更高级语言,即编程序时只要写出“做什么”,而不必详述“怎么做”就可以解决问题。使用者用手工操作计算机的各道环节叫做人工干预。
人工干预的速度与计算机运行的高速度之间存在矛盾。为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在系统软件中建立了一种有严密的组织管理体制,能高速处理问题的复杂软件,即“操作系统”。它的作用是设法使计算机自己管理自己。
鉴于其重要性,作者从主机与外部设备的并行工作、多道程序的自动交替运行、多用户分时系统以及涉及内存分配的程序覆盖等角度对操作系统的调度策略与资源分配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从本书第4章开始,作者把注意力转向了介绍各种软件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方面。这些应用领域主要指科学和工程计算、符号处理、数据处理和数据库、计算机模拟、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控制、人工智能、医学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等方面。
通过这部分的介绍,读者将扩大眼界、开阔思路,得到开发应用软件的多种启示。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作者以《怎样学习软件》为题,就加速培养软件人材的意义和正确学习计算机软件的方法作了论述。想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青年读者将从中获得教益。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