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着。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近现代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其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当代哲学、美学、伦理学等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最后一篇重要着作,是弗洛伊德有关人的心理的全部发现和思考的系统的理论总结,是他最有哲学深度的思想的体现。全书分5章。第1章《意识与什么是无意识》,概述了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前提,即将心理区分为意识与无意识。

无意识是指那种潜伏的并且能够变成意识的观念,又特指因受到某种压抑而不能成为意识的观念,能成为意识的无意识则叫“前意识”。第2章《自我和本我》,把人的一切意识归于自我,无意识则构成本我。

在这之间是前意识,它是某种语词表象或记忆的残余,并通过形象思维之类过渡方式使无意识被意识到。但这种划分只是基于外部知觉意识的表层系统,至于内部知觉,如愉快和不快的感觉和感情,则是由无意识直接进入意识。由此来看,自我不过是经外部知觉影响而改变了的本我的一部分,它代表理性和常识控制着本我底下的非理性冲动。

第3章《自我和超我(自我典范)》,讨论了自我对本我的控制力的来源。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原始性本能(音译“力比多”)自儿童时代便受到了社会风俗习惯的压抑,迫使它放弃自己的第一个性目标即父亲或母亲,但却以“自居作用”的方式,使这些被压抑到本我深处的“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男孩)或“厄勒克特拉情结”(又称“恋父情结”)(女孩)升华为某种“自我典范”,它作为另一个自我即“超我”规范着个人的性格,并从道德、宗教和社会感情方面建立了人类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第4章《两类本能》,提出生命的本能除了性本能或生本能之外,还有一种“死本能”即破坏性冲动,它在生命中通常被转向外部世界(施虐狂)并为爱本能(性本能)服务。

但由于两种本能都是同一种“力比多”能量的表现,因而又能互相转化,即爱和恨的直接转化。弗洛伊德认为这一假设超越了唯快乐原则,以快乐和痛苦之间的张力来解释生命,更合乎事实。

第5章《自我的从属关系》,进一步以强迫性神经症和忧郁症为例,考察了自我对本我和超我的从属关系。当自我通过超我的死本能力量去压制本我中的爱本能时,就造成了无意识的罪恶感和有意识的焦虑,它体现为两种类型:指向外部对象和指向自我本身。

前者失控将导致强迫性神经症或犯罪,后者失控将导致忧郁症或自杀。因而自我虽是爱本能的代表,它却必须同时侍候三个主人并在它们中间调停:亦即外部世界、本我与超我,这三方面都有可能以死来威胁自我;但死亡恐惧并不是最终的恐惧,它的根源其实在于对不再被爱的焦虑(阉割恐惧)。

这种理论上的基本结论,说明弗洛伊德最终仍然没有离开他的泛性论立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科学地理解人的心理及其与本能之间的结构和动力关系上,虽然造成了一次不小的革命,但他脱离人类丰富的社会关系,把人孤立地当作本质上是动物性的对象来考察,在理论上是狭隘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具有唯心主义倾向。

为您推荐

《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威廉·奥尔森等编。 奥尔森,美国现代国际关系学教授。本书于1960年出版。西方有关国际关系理论的着述可谓汗牛充栋,本书以其基础性、权威性而在美国的同类着作中头角峥嵘,倍受..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前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 本书为前联共(布)中央审定的正式党史课本,1938年出版。当时联共(布)党是世界上唯一领导人民夺取了政权并且建成了社会主义的共产党。本书总结了从..

《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

谷春德、吕世伦着。 本书是全面介绍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历史演变的着述。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地阐述了欧洲和北美各主要国家的政治和法律思想源流,详细地介绍并评述了10..

《赋税论》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恩格斯着。 恩格斯(1820-1895),德国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本书是恩格斯早期的一部重要着作。写于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 随着从18世纪60年代开..

《五代史略》

陶懋炳着。 陶懋炳,中国现代历史学者。本书是记载五代十国断代史的着作。全书分为6章。 章目依次为《唐朝覆灭和后唐、后梁的嬗替》、《南方的相对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

弗兰克·戈布尔着。 戈布尔,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本书是介绍美国着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思想的通俗读物。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其心理学思想被誉为继弗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