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犯》名著鉴赏
【原文作者简介】: 索因卡,尼日利亚剧作家、诗人,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
1934年7月13日生于尼日利亚西部阿贝库塔市。父母是约鲁巴族人。18岁他先在伊巴丹大学学习文学,1954年入美国利兹大学,专攻英语。毕业后受聘于英国皇家宫廷学院,任剧本审读。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后,他回国从事戏剧工作,并任演员和导演。1967年,他从美国返回正爆发内战的祖国后被捕,1969年获释。1973年获利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76年起任伊费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同时被聘为剑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和耶鲁大学客座教授。1986年,他成为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作家。瑞典文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决定中赞扬他“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诗意般的联想影响当代戏剧”,“他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表现手法,并把这些运用于机智的对话、讽刺和怪诞的描述、典雅的诗歌和闪现生命活力的散文之中。”索因卡用英语写作,着作宏丰,除以戏剧着称外,于小说、诗歌、文学批评均有建树。主要作品有小说《译员》、《反常的季节》,剧本《雄狮和宝石》、《路》、《疯子和专家》、《森林舞蹈》、《死亡和国王的马夫》、《未来学家的安魂曲》,诗作《囚犯》等。
其中《囚犯》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真实生活的体验。此诗风格冷峻、色调冷郁,诗人善于兼容并蓄,大胆引进了欧美现代派诗歌的风格,显示了诗人独到的艺术功力。
。
【内容概要】: 囚犯
灰暗,面对稀疏的浅草被扬起,潮湿的苔藓,如此滞重的烟雾中的细缕,躲避向土地弯卷的利刃,繁殖灰色的时刻,以及日子,以及年月,因为智慧的灰庙不必由我们建造给发热病的年月,从这里开始,不必带着眼泪和灰尘,然而这悲哀的嘲弄思绪,是时刻的逼迫吗?
沙漠的荒野,那时,孤独的仙人掌食人生番是他的爱——纵使在岩和峡谷中间,在跳跃和夜晚的颤栗之间纵使象遗留的陶瓷碎片以及陷落的沙暴——暗示已经出现。
在这风暴的旋涡中心,一曲挽歌但并非由此而来。因为那遥远的伴侣突然被变成陌生人,当风力减弱中心塌陷,悲哀。而打碎的陶片躺在地上,闷闷不语——又一次暗示。
但并非由此而来。
他只知道突然地占有。时间的征服把无助的他捆缚于每一件灰暗的物体。
。【作品鉴赏】: 索因卡因战乱从美国返回尼日利亚,被军政当局拘捕,在狱中关押了两年。
监狱生活使诗人失去自由,那种强烈的失落感使他陷于绝望。因而,在这一诗作中,他通过丰富的比喻,联想及腾挪的意象,尽情泼洒感情的笔墨,以表述这种痛苦、绝望,这便成了他刻意描绘的主题。
诗人匠心独运,对诗的整体进行了精心的勾画,并使主客体两相映衬,通过对监狱生活多角度的描写,烘托了囚犯监狱生涯的情景与氛围。全诗的格调被诗人重重地抹上一层冷色调——凝重、冷峻、晦暗阴郁,这恰恰映衬了囚犯的心理。
此诗一开始,便集中、概括地描写了“潮湿”与“滞重”构成了监狱漫长的生活,而“繁殖灰色的时刻”则突出地概括了监狱生活的特征。
紧接着的不是诗人对主体心理的正面描述,而是宕开笔,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主体的心态。
诗人描写了荒漠“仙人掌”的执着、坚毅与不屈的意象,尽而表述了自己面对险恶环境而奋斗的经历,衬托出当时诗人的心态及对人生命运的忧患及关注。
最后,诗人通过“塌陷”、“悲哀”等意象,反映了由此而罹难的囚犯被“捆缚于”“灰暗的物体”——监狱的结局。
在这首诗中,诗人纯熟地运用现代诗的艺术手法,运用了丰富的自由的联想,多方位地表现了监禁生活,而对监狱生活及囚犯的描写,作者也不是采取普通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一组组滞重、怪诞、灰暗的意象群,如“灰尘”、“沙漠”、“荒野”、“崖”、“峡谷”、“沙暴”等意象,多角度、多侧面地衬托诗的整体氛围,折射着囚犯们心态的晦暗和阴郁,凝重与冷峻。
综观全诗,不难看出诗人高超的诗艺和深沉、含蓄、冷峻的整体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