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先生》名著鉴赏

【出版时间】:1965

【原文作者】:埃·维利西莫

【原文作者简介】: 埃里科·维利西莫(1905-1977),出生在巴西南里约格朗德州的一个名叫上克鲁斯的小城里。

由于家贫,中学未毕业便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店员、银行职员,还经营过药店。艰难的生活并未能影响他对文学的热爱。

从少年时起,他就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英国的赫胥利,美国的海明威和多斯·帕索斯等都是他喜爱的作家。他曾经把赫胥利的小说《对比》译成葡文介绍给巴西读者。

1930年,他开始在南部最大的港口阿雷格里港工作,担任《环球》杂志编辑部的秘书和编辑。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偷牛贼》就是同年在该杂志上发表的。

三年以后,他便进入创作的旺盛时期。从1933年至1943年间,维利西莫以充沛的精力陆续写出了《克拉丽萨》(1933),《十字路口》(1935),《远方的音乐》(1935),《太阳下的一处地方》(1936),《传说》(1940),《余下的是沉默》(1943)等一系列以南里约格朗德州为背景的城市生活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声誉鹊起,名噪全国,成了巴西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1949年到1961年,《时间与风》三部曲问世,即:《大陆》,《肖像》和《群岛》。其中尤以《大陆》最受推崇,被译成七种文字在世界许多国家出版。这部长达670页的小说是以联邦党和共和党在小城圣菲的攻防战为线索,利用时空跳跃法,描写了两个家族五代人在一百五十年间的矛盾冲突和兴衰荣辱。实际上,小城里发生的一切是那一时期整个巴西社会生活的缩影。

1965年,《大使先生》问世,再次轰动巴西文坛。1971年,长篇小说《安德列斯事件》出版,通过一次工人罢工事件,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凶残面貌。该作深受广大工人群众的好评。

除小说外,维利西莫还着有游记、童话、回忆录等作品。

。【内容概要】: 《大使先生》全书共分四章:《递交国书》,《招待会》,《外交圈》和《山上》。

前三章叙述了拉美某国驻美国大使馆里发生的故事;最后一章介绍主要人物回到国内之后的事件。整个小说是以该国驻美大使加夫列尔·埃略多罗上任一年间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以一等秘书巴勃罗·奥尔特加的活动为副线,以大使馆为主要舞台逐渐展开的。通过对大使、武官、参赞、秘书、美籍雇员和他们的夫人、情妇间关系的描述和后来发生的游击队进军首都夺取政权的全过程的介绍,让人们看到了那个世界的外交圈内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内幕;让人们看到种种虚伪的假面和各派政治力量间冲突的实质。

主要人物有两位:一位是大使加夫列尔·埃略多罗,他忠于独裁政权,曾“为共和国作出杰出的贡献”;他踌躇满志、官运亨通,正处于飞黄腾达的事业巅峰。但实质上,他面善心毒,口蜜腹剑,野心勃勃,期望有一天当上华盛顿式的人物。可惜好景不长,他所依附的独裁政权很快处于危机之中,这时他本可以远走他乡,可是共同的利益和命运使他不得不回国参战,结果落得个被“革命”政权处决的悲惨下场。另一位重要人物是一等秘书巴勃罗·奥尔特加,他是一个有着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热血青年。他厌恶这虚伪的外交圈,更不愿为独裁政权卖命,以致最后毅然辞去了使馆的职务。随后,他几经周折回到祖国参加了游击队,投入了推翻独裁政权的战斗。

但不久之后,游击队领导人的极左表现使他对未来感到忧虑,他决心迫使“革命”的领导人要履行对人民许下的诺言:实现社会公正,组成民主政府,给人民以自由。他悲愤地说:“我们这个民族不能,也不应再受欺骗了。”然而,孤掌难鸣,当权派不但不予理睬,反而派人监视他的行动。

大使和一秘是两个水火不容的人物,他俩的活动在作品中交叉进行并贯彻始终。在使馆里,他们分属于两派,当独裁政权面临危机、使馆人员作鸟兽散时,他俩又都回国参加了互相对立的营垒。但在书的结尾,他俩又意外地相遇了。

加夫列尔·埃略罗多被游击队抓获了,随后被送上“人民法庭”受审。巴勃罗·奥尔特加这时正在游击队里工作,但他对极左政策不满,坚持按法律程序审理,便决定为前大使出庭辩护。然而,在极左政策的高压下,不仅前大使被判处死刑,而且巴勃罗·奥尔特加也受到了“革命中央委员会”的指责。



。【作品鉴赏】: 从争取民主、反对军事独裁、拥护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大使先生》的确是一部有进步意义的作品。

代表进步思想的主要人物就是巴勃罗·奥尔特加,他追求的目标十分明确:“我不要地位和个人好处,而是要这个饱经苦难的人民的大多数可以分享他们应得的利益。”为此,他不赞成革命中央委员会的极左方针,而且公开批评总书记巴伦西亚,坚决反对他的个人独裁:“今天上午,许多战友来找我,说他们的想法跟我一样,绝不接受巴伦西亚的个人独裁。”“革命委员会”当然不能容忍这种“反革命行径”,除指责他“右倾”和“动摇”之外,还派人监视他的行动。但他态度十分坚决:“我不怕他(总书记)心毒手狠,决心对付他。我几乎把一切都献给革命了,但我不要地位和个人好处,而是要这个饱经苦难的人民的大多数应该分享的利益。我不打算流亡,更不想朝脑袋上开一枪,而是要留下来斗争。

我比我本人原先想象的要固执得多。如果说这场革命白搞了,至少它使我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

”巴勃罗·奥尔特加的顿悟绝非个人的觉悟的提高,而是代表了进步的知识阶层。在创作手法上,善于安排情节是本书的一大特点,作者解释说:“这部小说可以比做一枚火箭,点燃之后,它是缓缓上升的,但很快便带着巨大的轰鸣声冲上天际,最后在高空爆炸作为悲剧式的结束。”作品是从大使先生在华盛顿向美国总统递交国书的那天上午开始的。通过这一天的活动,读者对主要人物便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第二和第三章里,各种政治力量展开角逐,错纵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游击队进军首都并推翻独裁政权是全书的高潮,而审判前大使加夫列尔·埃略多罗则是悲剧式的结尾。

这样,情节发展由低到高,其中又有出人意外的场景,如大使与他情妇的暧昧关系,巴勃罗·奥尔特加与格伦达的爱情故事等等,从而产生一股吸引力,使得读者一经开卷,便难释手。

此外,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而使人物性格有棱有角,十分鲜明;善于运用渊博的知识对政治、科学、艺术、哲学等问题作出鞭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善于使用寓意深刻、充满哲理与幽默的语言,这些艺术特点使得《大使先生》成为巴西广大读者喜爱的作品之一,据统计,仅在作家的故乡阿雷格里港一大城市,从1965年到1980年,就发行了13版,而在全国则印刷了二百万册之多。作家本人则被认为是巴西当代最负盛名的小说家之一。



为您推荐

《统帅》名著鉴赏

【出版时间】:1982—1984 【原文作者】:弗·瓦·卡尔波夫 【原文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卡尔波夫(1922- )苏联俄罗斯作家。 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书记。生于奥伦堡。 1939年中学毕业后,入塔什干高级步校学..

《妈妈和中子弹》名著鉴赏

【出版时间】:1982 【原文作者】:叶·阿·叶夫图申科 【原文作者简介】: 叶甫盖尼·阿列克山德罗维奇·叶夫图申科(1933- )苏联俄罗斯诗人。 是“大声疾呼派”的重要代表。他在1933年生于伊尔库茨克州济马镇。父母均为..

《灾难的标志》名著鉴赏

【出版时间】:1982 【原文作者】:瓦·弗·贝科夫 【原文作者简介】: 见“索特尼科夫”条。 【内容概要】: 这是一座不知什么时候就坐落在这里的宅院,岁月和人们留给这儿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原先盖有农舍的地方,杂草..

《黑鸟》名著鉴赏

《穿白衣的人们》名著鉴赏

【出版时间】:1987 【原文作者】:弗·德·杜金采夫 【原文作者简介】: 见“不单为了面包”条。 【内容概要】: 1948年秋天,32岁的青年植物学家奉命前往他的母校、外省的一所农学院检查工作。 临行前,李森科学派的重..

《战争中没有女性》名著鉴赏

【原文作者】:斯·亚·阿列克茜叶维契 【原文作者简介】: 斯薇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茜叶维契,其父是白俄罗斯人,其母是乌克兰人。 她在明斯克一家杂志当记者,从1978年开始访问了许多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妇女,搜集..

《阿尔巴特街的儿女》名著鉴赏

【原文作者】:阿·纳·雷巴科夫 【原文作者简介】: 阿纳托利·纳乌莫维奇·雷巴科夫(1911- )出身于工程师家庭,1934年毕业于莫斯科运输工程学院。 作家早年的作品多为儿童题材和生产、道德题材。1951年,因长篇小说《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