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一部国别史。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前460~前220)的史事。《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谋臣微士攻城略地的策划,纵横捭阖的说辞。反映了各诸侯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文笔恣肆生动,酣畅淋漓。雄辩的论说、刻骨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无不各尽其妙地构成了《战国策》语言的独特风格。苏秦、张仪、陈轸之流的游说辞,司马错的论伐蜀、淳于髡的滑稽、邹忌讽齐王等,在语言的运用上都非常突出。《战国策》的每一段文章,都几乎是一篇完整的故事,如苏秦连横说秦惠王、冯谖客孟尝君,秦宣太后爱魏丑夫等。书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深刻而具体的,写英雄,则气势磅礴,旁若无人;画小丑,则丑态百出,面目可憎。如荆轲在刺杀秦王的生死关头,却是谈笑自若,对答如流,简直不把不可一世的秦王放在眼里,他的慷慨激昂、英勇机智不能不叫人钦佩。而苏秦则是另一种形象。当他游说不成而回家时,“赢滕履,负书担橐,形容枯槁,状有归(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活脱脱一副丧家之犬的形象。此外,《战国策》中多用寓言小故事,如“献不死之药”、“狐假虎威”、“骥遇伯乐”等,都写得短小精巧,寓意深刻。
为您推荐
一
境这个词出现很早,最初是疆域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下》说,“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几乎同时,境又用于指某种精神心态,《庄子·逍遥游》说,“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后来境又指某种所处..
古代文学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作为古代文学的教师,应当注意把控好古代文学的日常教学活动,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专业知识与时代内涵结合
顾炎武..
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学生虽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倘若教学活动缺少了教师的引领,学生也无法在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中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因此想要在古代文学课程中有意识地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就需要不断完善..
在正面阐述个人的观点之前似乎有必要对当前古代文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简要评述。
首先是所谓“失语症”的问题。“失语症”这个提法本身即具有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它表征着二十世纪以来几代..
90世纪的中华古代文论的研究,可以分为历史的、微观的、宏观的三种研究。开始得比较早、成果比较多。影响也比较大的是“历史”研究,这方面的着作很多。陈钟凡的《中国文学批评》(上海中华书局,1927),方孝岳的《中国文学..
中华古代文论的研究已经被公认为“国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什么在经过了五四新文化的激烈的反传统运动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商业大潮的洗礼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在这新世纪开篇之际,所谓的“国学”又会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