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
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
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
一阴一阳,一息一生,
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
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
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
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
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
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
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
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
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
为您推荐
唐·宋之问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唐·韦庄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
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
含嚬不语恨春残。..
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
这首杜牧的《清明》流传千年,
诉说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清明历程。
清明是中华民族祭祀的节日,
每一年的这一天,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
祭祀先祖,以示不忘。
清明还是春游的节日,
人们走到郊外,
踏青、放风筝..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