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杜牧 ·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正赶上细雨纷纷。

诗中的“行人”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想借酒排遣情绪,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掩映的村庄。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为您推荐

fang放feng风zheng筝

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

dang荡qiu秋qian千

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

清明习俗sao扫mu墓

每年清明,人们都会身着素衣,去山中探望过世的亲人。 他们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捧花,低声细诉对亲人的思念。 ..

ta踏qing青

《愤题和尚诘问》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 这首诗题目就告诉我们这首诗是为了反驳和尚的追问。 朱元璋刚刚打败陈友谅,来到一个寺院,主持看其面非善类,煞气很重,便想化解他,打问其姓名。朱元..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这首诗是他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后所作。 对于这次落第,他非常愤慨,他将自己自比为菊花, 等到秋天时,百花凋零,我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