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道上,一派萧瑟荒凉,此时送客的唯有路边的“衰兰”。望着天空中那轮孤月,听着耳边越来越小的渭水流淌声,当真是万千滋味在心头。
兰花之衰,既是因着秋风肃杀,更是为着同金铜仙人一般的愁苦情绪。
世间万物,凡有情者,就会有喜怒,有哀乐,有衰老凋谢。
于是有了这设想奇伟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你别看岁岁年年,苍天始终亘古不变,假使上天有情的话,它也会为着这人世的沧桑巨变而衰老的呀!
司马光称这一句诗为“奇绝无对”,的确是有道理的,那种辽阔高远的意境、苍凉而博大深沉的情怀,仿佛可以洞穿人心。
李贺的这首诗,正是写于他“牢落长安”三年,终于托病、辞官归家的时候。
为什么说“牢落长安”呢?只因长安三年里,李贺一直处在苦闷、郁愤之中。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因父亲名“晋肃”,与“进士”同音,李贺无缘科举之路。好不容易在宗人的引荐下,做了一个从九品上的小官,日子却过得劳顿而枯燥。
此后他又做了三年幕僚,仍旧沉沦下寮,得不到重用。眼看着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明明才二十多岁,鬓间却已添了许多白发。
现实生活的苦闷,让他早早地就有了迟暮的伤感。27岁,就已病逝。
天妒英才,王勃如是,李贺亦如是。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