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至中和,昼夜各半

秋分,“分”的意思是一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讲:“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每季三个月,共九十天。

秋天从立秋始到霜降止,秋分正好是其中的第四十五天。

所以,秋分有分秋的意思,秋天被一分两半。

另一方面,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分。

这一天,世界各地的白天和黑夜等长,赤道上的人没有影子,南北极没有极昼极夜。



俗话说“秋分到,蛋儿俏”。

在中国民间,秋分这天有竖蛋的习俗。

传说因为昼夜平分,地球的地轴和公转轨道处在一种力的平衡状态里,所以鸡蛋比较容易竖立。

人们会挑选一个光滑均匀的鸡蛋,在桌子上竖立起来,以此来表达秋季丰收的喜悦。

秋分之后,北半球的白昼开始变短,夜晚开始变长,与之相对应的,气温也会越来越低。

天气发生改变之后,物候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之后,天地不再有雷声;虫子开始用细土封住洞口准备冬眠;天气干燥河流的水开始减少。

秋分时节,已经可以明显感受到天地生机的收敛。

几场秋雨之后,冬季就要到来,人体也开始做出调整,添加衣服,早睡晚起,准备度过寒冷。



2

为您推荐

残暑终,昼夜平。草木染黄,雁字横秋。

此时的乡间,梨柿荸荠,百果收仓。满树石榴一夕熟,山间野柿一朝红。雨后须添件暮夏小装,一场风满院会铺桂,月下可访香。 其实,中秋节就是源于秋分。因为秋分有时逢不到好看的月亮,于是人们便把祭月固定在了八月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