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所谓无用,只是对某个价值标准而言,是人类的短视和局限,换个标准可能就是有用的了。对社会有用,对自己可能无用;对社会无用,对自己可能有用。
许多人一直为“有用”的事情忙碌,创造价值、营造关系,拧紧发条与时间赛跑,将一些“无用”的情趣爱好推向边缘,挤进死角。
于是,有用多了,无用少了;抱怨多了,快乐少了;应对多了,从容少了;日子也过得焦虑、无趣。
无用的事,打发闲暇时光,看似无益,却为有益。身心疲累,无用之事便可排解。
陈道明说:“无用方得从容,洁净如初的心灵及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才能成就百毒不侵的自己。”
人生活着的意义不止世俗意义上的体面和成功的生活,还可以追寻精神的富足和内心的丰盈。如果活的太实用太功利,便失去了生命的情趣和意义。
无用的事,让心灵纯净,更让精神富足。凭此修养的心性,定是从容;凭此度过的生活,定是鲜活。无用,方得从容!
历史上有追求“无用”的人:
西晋的“竹林七贤”里面,刘伶才高八斗,却最不追求不朽,喝酒似乎是他唯一的事业,生平只留下一篇文章《酒德颂》,是赞美酒的。
刘伶经常乘着鹿车出外,带着酒和一个仆人,仆人手里拿着铁铲,刘伶对他的要求是“死便埋我”,意思是我要是醉死了,现场铲土挖坑,把我埋了就是!
有一次刘伶在家里光着身子喝酒,别人指责他不守礼法。
他笑着说:“天地就是我的房子,房子就是我的衣裤,你们进我的房子就是钻到我的裤裆里来了,谁让你们钻进来的?”
还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跟人吵架。对方生气地卷起袖子,挥拳就要打他。
刘伶却很镇定从容地说:“我这像鸡肋般细瘦的身体,怎么有资格享受老兄孔武有力的拳头!”
对方见他的无赖相,只好作罢,气也消了。
刘伶的一些行为不值得效仿,但是他“无用方得从容”的气度值得我们思索。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