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姑父前年去世,
只留下姑妈一个人,
守着一间大房子过生活。
姑妈虽有个儿子,
但在德国,
子女结婚后一般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一天早晨,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推门走了进来,
一进门就大声说:
"施密特,我们‘同居’吧?"
姑妈高兴地说:
"好啊,我也正有此意呢。"
之后,他们又高兴地说了一会儿话。
后来才知道,
原来,姑妈口中的"同居"乃是
现今德国老人十分追捧的一种养老模式
——"搭伴养老"。
姑妈告诉我,
他们是在老年大学里学油画时认识的,
他就住在姑妈家附近,
两人彼此性格也很合得来,
于是便都有了"同居"的想法。
德国人60岁后就可以进疗养院养老,
但很多老人厌倦疗养院里的单调生活,
于是,
便有一些老人因志趣相投,
而自愿组合在一起,
过起了"同居"的老年生活。
在德国,除了老人与老人之间"同居"外,
一些心态年轻的老人还喜欢与年轻人一起"同居"。
德国的出租屋很稀缺,
房租也贵得吓人,
青年人普遍遭遇"找房难"。
于是,一些老人甘愿把自己的房子低价
或免费提供给年轻人和他一起住,
但前提是年轻人必须
承担部分照顾老人的义务,
比如,陪老人聊一会儿天、
打扫花园、外出采购等等。
如今,
"让我们同居吧" ,
已经成了德国老人最热衷的行为。
老人之间或老人与年轻人之间,
相互帮助、相互关心,
即使老人身体出现状况,
也能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救护,
所以这里老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
德国已成为目前欧洲最"老"的国家,
大概与此有关系。
可能很多人觉得,
这在中国是不太可能的,
但在我国,
“抱团养老”已经成为了现实。
浙江余杭的王阿姨老两口,
住着200多平的三层农家小别墅,
子女们工作忙,平时感觉很冷清。
今年5月,
她看到媒体对“抱团养老”的报道,
也想亲自试一试。
经过交流、面试和相互选择,
目前王阿姨的农家小别墅里,
一共住着7户人家,
大家互助互爱,生活和谐。
农家小别墅有三层楼高,
屋前小院别有洞天,
大门口绿意盎然,
中间有巨石作为照壁,
院子里的停车场能停四辆车。
阳光和煦,
一个大伯在专心看报纸,
屋子很安静,
只有一只小狗在汪汪叫。
▵ 几位大伯在院子里打香泡
房子很大,
每一户房间都带有卫生间,
各人隐私得以保障。
每个房间都有空调、网线、电脑,
设施齐全,生活便利。
▵ 屋内设施齐全
来入住的人,
向房东王阿姨交了房租,
签署了《结伴养老协议书》。
▵ 住户的房间都有独立卫生间
协议书对卫生绿化、
不打听个人隐私、
房屋租金、伙食费、值日等做了规定,
一共11条,
所有参与抱团养老的人都有签字。
▵ 下午两位阿姨在三楼露台收被子
他们用房租雇了3个工人,
分别负责做饭、种菜和修剪打扫院子、保洁,
平时吃饭也在一桌,
其乐融融。
▵ 本子上面记录每个人用餐金额
业余生活也很丰富,
打麻将,下棋,打拳,
在这里,
他们不再孤单。
同一个屋檐下,
同吃一锅饭,
大家相互帮助,互相陪伴,
其乐融融。
养老,
是一个人人都得面对的问题。
许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
空巢现象很普遍,
养老靠子女成为一种奢求,
搭伙互助养老成了一种明智的选择。
大家可以择邻而居,
与亲密伙伴,志同道合之人,
生活在一起。
面朝草坪,背依水流,
能够呼吸新鲜空气,
逛莓园、挑野菜,游农场,
这都是极好的。
想到以后身边的若干好友在一起,
一道晒太阳、散步、
聊八卦、寄养孙子孙女……
想想都会笑起来,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