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写的是三国历史,历史本身就存在波澜壮阔的矛盾斗争,而《三国演义》通过一些历史大事件,如董卓之乱和关东诸侯讨董卓的战争,曹操与吕布的斗争,曹操与袁绍的斗争,曹、孙、刘三方展开的赤壁之战,孙刘的矛盾与斗争,蜀与吴、蜀与魏的斗争,魏灭蜀的斗争等等,尽管历史家们认为它是“七实三虚”,不完全符合历史,但从文学角度看来,它展示了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斗争,成了历史经验的宝库,各式各样的读者都能够从中得到益处。
政治家读了《三国演义》,会获得政治斗争经验的启示。例如各派势力之间在对待人才问题上,可以得出“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经验教训。曹操之所以壮大,除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而外,身边人才较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之所以只能称霸北方而不能统一中国,在人才问题上也有猜忌、屠杀之类的失误。刘备本无立锥之地,但他善于发掘人才,而且推心置腹,使人才的力量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终于称霸西南。“三顾草庐”就是一个发掘人才的典范事例。
他的不足之处,就是猇亭之战,第一次不听忠告,使诸葛亮定下的“联吴抗曹”策略遭到破坏;但白帝城托孤的情节,也写出了他的悔悟,君臣之间的相互信赖,也成为千古美谈。又如联吴抗曹这个策略,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刘备方面只有这个策略才能巩固自己的根据地,因而诸葛亮一直坚持这个策略。
在赤壁之战中,明知周瑜企图杀害自己,但始终设法逃脱而又不伤和气。
孙吴联姻也是这个策略的一部分,在诸葛亮的调度下,从三气周瑜到柴桑口吊丧,始终避免了矛盾的激化。猇亭之战的不幸,几乎破坏了这个策略,但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又主动和东吴和好起来,直到蜀亡,基本上维持联合的局面。这个策略,给后代政治家以无穷无尽的启示。
至于《三国演义》的军事斗争,写得更加热闹,有许多可供借鉴的地方。明清时代的军事家,包括农民起义的英雄在内,都从《三国演义》获得许多教益。特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官渡之战时,袁绍兵力是七十万,粮食充足,地理形势也好;曹操人马七万,粮食将尽,地理形势也不利,但曹操看到袁绍兵多而不精,加上军心比较涣散,就集中优势兵力来攻击袁绍的屯粮之处,放火烧其粮草辎重,给袁军以精神上的威胁,然后各个击破,全歼其主力,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赤壁之战时,曹军号称八十万,孙刘一方兵力很小,而地形比较有利。周瑜采取火攻战术,趁东南风起烧毁曹军连营战船,使曹军出乎意外而败走。也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三国演义》还写了一些挽救败局的战例。
如六出祁山,本来是一个败局,但诸葛亮在马谡失街亭之后,注意挽救败局,使全军不致崩溃。而在战争过程中又取得一些小胜,使军心不致涣散。直到病死,还使敌军不敢大举进攻。也给后代军事家提供了处理败局的一些经验。
有些读者把《三国演义》看成一部军事小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近年还有人从“商战”角度来研究《三国演义》,似已离开文艺而趋向实用,但也可以说明《三国演义》内涵丰富,可给人多视角的认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