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国(明清小说鉴赏)

朱紫国故事见于《西游记》第68回至71回,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为朱紫国妙手医国王。下段为獬豸洞降妖救皇后。

《西游记》全书流贯着浓厚的幽默情调,这种幽默情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某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所起的“驭文之大术,谋篇之大端”的结构作用而表现出来的,就是说,通过某个贯穿性的饶有风趣的情节,造成一种耐人寻味的幽默情境。本情节上段“朱紫国妙手医国王”,便是一个典型例子。下面,试对本篇的幽默情境作一剖析。

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不懂医道的孙悟空,要医治国王的疑难症这一有趣情节的贯穿,造成浓厚的幽默情境。

这个情节包含创造幽默情境的四个层层递进的基本环节:制造悬念、着意渲染、出现反转、产生突变。朱紫国王因“沉疴伏枕,淹延日久难痊”,张榜招医,孙悟空有心“做个医生耍耍”,就假借猪八戒,揭榜自荐,向朝廷官员夸下了“我有手到病除之功”的海口,唐僧埋怨他说:“你药性也不知,医书也未读,怎么大胆撞这个大祸!”这时读者自然会十分关心孙悟空到底有何高招医治国王,由这种关心产生了紧张、好奇、急于了解下文的心理。

这就是“制造悬念”。

情节的发展,对“悬念”造成的气氛更是多方烘托:孙悟空先是关照猪八戒、沙僧准备照数收药,并向唐僧宣称他有“能治大病”的秘方;然后又一本正经地给国王“悬丝诊脉”,还故弄玄虚,要医官从全城弄来全部八百八味药,每味三斤;最后,神秘地让猪八戒、沙僧协助制药,药料无非是大黄、巴豆二两,外加锅灰若干之类。到这里,人们更加好奇孙悟空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这就进一步加强了“悬念”造成的气氛,为后面的反转作了层层铺垫。

这就是“着意渲染”。

接着,孙悟空竟让猪八戒去弄来一点马尿,用它合成“乌金丹”给国王吃,果然药到病除,治愈了国王的积疾。用马尿合成的丸药治愈国王的病,这一奇特之笔完全出乎读者意料之外,使人经过一番思考和联想,恍然大悟,原来孙悟空借行医之机,把庸弱的国王大大耍弄了一番;同时,由于那马并非凡马,乃西海神龙,其尿亦有“凭你何疾,服之即愈”的神功,因而治愈国王之疾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而令人接受。

这就是“出现反转”。

随着反转的出现,同时产生了突变的效果,“悬念”得以解除,好奇得到满足,造成一种情趣色彩浓厚、令人回味无穷的幽默情境。这就是“产生突变”。这个幽默情境构成了一种独具风采的意境美。

说到下段“獬豸洞降妖救皇后”,小小紫金铃对全篇的结构作用实在不小。

借助紫金铃穿针引线,编织情节,显示了巧妙的艺术构思,是本段的艺术特色。这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来看。

一是烘云托月,先声夺人。孙悟空初临麒麟山,就冷不防遇到罕见的火、烟、沙,“只见那山凹里烘烘火光飞出,霎时间,扑天红焰”;“红烟之中冒出一股恶烟,比火更毒”,“那烟不是灶筒烟,不是草木烟,烟却有五色:青红白黑黄。

熏着南天门外柱,燎着灵霄殿上梁”,“又见那山中迸出一道沙来”,“遮天蔽日”,以至飞入孙悟空鼻内,“痒斯斯的,打了两个喷嚏”,只得用鹅卵石塞住鼻子。法宝尚未露面,即已透出令孙悟空都“恐惧”的神威;加上小妖绘声绘色之言:“我大王使烟火飞沙,那国王君臣百姓等,莫想一个得活。”从而把那法宝的无比威力渲染得淋漓尽致。



二是寻根究底,和盘托出。

于是,孙悟空就把注意力盯在那法宝上。他打进獬豸洞见到金圣娘娘,便赶紧打听:“他那放火、放烟、放沙的,是件甚么宝贝?”作者借机通过金圣娘娘之口,进一步把法宝的名堂、神功点明、托出:“乃是三个金铃。

他将头一个幌一幌,有三百丈火光烧人;第二个幌一幌,有三百丈烟光熏人;第三个幌一幌,有三百丈黄沙迷人。烟火还不打紧,只是黄沙最毒。若钻入人鼻孔,就伤了性命。”而且特意交代,妖魔将它“只是带在腰间,行住坐卧,再不离身”。

三是一盗金铃,得而复失。这样,又引发出孙悟空计盗紫金铃势在必行。

他接着一手导演了金圣娘娘以“风流喜悦之容”与妖魔叙“夫妻之情”的假戏,把金铃从妖魔身上骗出来,趁机偷到手。但他好奇展玩,不慎弄走火,惊动妖魔遭围攻,慌乱中丢了金铃。

四是二盗金铃,降伏妖魔。一盗不成,再有二盗。

这一回孙悟空施展腾挪变化,变作金圣娘娘侍婢春娇与妖魔周旋,又变出虱子、臭虫攻入妖魔身内,逼使他脱衣捉虱,解下金铃,顺手以假换真。悟空金铃到手,妖魔在劫难逃。

他上门比试,“一把揝了三个铃儿,一齐摇起。你看那红火、青烟、黄沙,一齐滚出,骨都都燎树烧山!”“把那赛太岁唬得魄散魂飞,走投无路,在那火当中,怎逃性命!”若不是观音及时抢救,早就没命了。



总之,作者巧妙地借用紫金铃为“道具”,通过以上四个环环相扣的层次,把情节贯穿起来,错落有致而引人入胜。

为您推荐

海棠冻石蕉叶杯(红楼梦鉴赏)

【释文】: 以叶腊石为主要成分的致密石料,若色彩丰富,质地透明如冻者,称为“冻石”主要产于福建寿山、浙江青田、浙江昌化,可制作印章和工艺品。 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七:“图书石向出浙江处州青田县,其精者为冻石也。各种..

攒心盒子(红楼梦鉴赏)

【释文】: 即攒盒,在清康、雍、乾时期十分盛行,小说中也出现多次。 一般为漆盒,多圆形,但亦可制成别式,故小说云“攒盒式样,亦随几之式样”,几则“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也有方的,也有圆的,其式不..

捏丝戗(qiāng枪)金五彩大盒子(红楼梦鉴赏)

【释文】: 一种木质彩漆戗金盒。 明黄成《髹漆录》:“金,戗或作戗,或作创,一名镂金。”戗金的做法是在朱色或黑色漆底上,用针或刀尖镂出纤细的花纹,花纹之内打金胶,然后将金箔粘着上去,成为金色或银色的花纹。捏丝乃刻丝、刻..

乌木三镶银箸(红楼梦鉴赏)

汝窑花囊(红楼梦鉴赏)

【释文】: 汝窑,宋代着名瓷窑之一(参见“汝窑美人觚”条)。 花囊,内可贮水,上有圆孔的插花用具。明袁宏道《瓶史》称:“大抵斋瓶宜小而矮……花囊、蓍草、蒲搥皆须形制减小者,方入清供。”又称:“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

大观窑(红楼梦鉴赏)

【释文】: 大观是宋徽宗的年号(公元1107年-1110年)。 大观窑有二说:一指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宫廷自置瓷窑烧造的瓷器,即北宋官窑,窑址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一指饶州景德镇于大观间烧造的窑变瓷器。宋周辉《清波杂志》:“饶州..

雕漆几(红楼梦鉴赏)

【释文】: 以金、银、锡、木为胎,叠涂朱漆,于漆半干时雕镂花纹者谓之雕漆。 邓之诚《骨董琐记》:“雕漆始于宋庆历以后,分戗金和剔红。戗金以细针戗出山水、人物、亭观、花木、鸟兽,以钻钻其空处,谓之攒犀;剔红器朱厚色鲜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