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和尚(明清小说鉴赏)

沙和尚也是《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他原是玉皇大帝灵霄殿上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玻璃盏,被玉帝打了八百板,贬下尘凡,还每七日将飞剑来穿胸胁百余下,只好躲在流沙河里为妖,吃人无数,还吃过九个取经人。后受观音菩萨教诲,摩顶受戒,取名沙悟净,拜唐僧为三徒,跟随西行取经,因登山牵马有功,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与孙悟空和猪八戒相比,沙和尚在取经集体中只能算是个配角,作品中描写他的笔墨确实也不多。所以,给读者的印象固然不像他的俩个师兄那样深刻;而且一向也受评论界的冷落,以为这个形象单薄,未能对他多加注意。

其实,这只是一种相对而言的看法。如果我们对这个人物形象细致地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沙和尚不仅具有一定的个性,而且在取经事业中同样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有的论者认为:就取经队伍中各人所处的地位和特点来说,如果唐僧是指标,孙悟空是一股前冲力,猪八戒是一股离心力,那么沙和尚则为一股向心力,他在这个小集体中表现了高度的团队精神。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作品形象配置的实际的,而且也有助于深入分析沙和尚形象的性质和意义。



沙和尚在西行途中的取经集体内,的确经常发挥着凝聚和调和的作用。沙和尚的调和作用通常表现在调和取经人之间内部的矛盾,每当唐僧和悟空、悟空和八戒、唐僧和八戒之间发生不必要的争闹时,他就主动站出来做工作;特别是在镇海寺,唐僧被无底洞女怪掳走,悟空怒气冲天,竟要打杀两个师弟,这时,沙和尚连忙跪倒在地,“软款温柔”地苦苦哀告,向师兄诉说“单丝不线,孤掌难鸣”的道理,表示要“同心戮力”去寻师,才使悟空回心转意。沙和尚同八戒不一样,他从来不与师兄顶嘴抬杠;相反,他总是抱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去顺从别人的意见。这种态度当然也包含有一种和稀泥的意思。

所以一旦当其他人发生了原则性矛盾时,他只能持不过问的无原则态度。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由于猪八戒在旁撺唆,唐僧怪悟空行凶怒气难抑,竟一再念紧箍咒整猴头,最后竟写下贬书将猴头逐走。在那样严重局面下,沙和尚一筹莫展,一声不吭,和稀泥的态度客观上变成支持了错误的方面。所以,后来孙悟空怪他:“师父念紧箍咒,可肯替我方便一声?”在凝聚方面,沙和尚倒发挥了更大的功能。

在西行途中,取经人几乎都曾产生过犹豫或退却之意,唐僧有时也会产生思乡之念,八戒的散伙思想更时有流露。而沙和尚却显然有所不同。

除了在狮驼岭上逢难时,因听信八戒之言而欲同分行李之外,他从来不曾有过返回流沙河去当水怪的念头,还从来没有抱怨过路远难行,可说是个道地的苦行僧。沙和尚深知取经之事是为了将功折罪,求取正果,因此自己坚持力行,毫无退悔之心,而且每逢同伴中产生消极畏难或动摇情绪时,几乎都主动站出来劝说大家树立信心,努力去实现预定愿望;甚至设谋划策,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困难的办法。

特别是在号山上,因唐僧不听劝告,致被红孩儿弄风摄去,悟空气极而意懒心灰,发言散伙,八戒也跟着随声附和,还说:“那西天路无穷无尽,几时能到得!”但沙和尚就不一样,他骤然听说时不觉“打了一个失惊”,竟惊得“浑身麻木”,便婉言劝说道:“师兄,你都说的是那里话,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

”说得八戒认了错,悟空也回嗔作喜,从而师兄弟同心协力去降妖救师。我们从这个人物在西行取经全过程的表现中,不难意会到:他既不像孙悟空那样高傲好强,喜勇狠斗,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干,搬弄是非,也不像唐僧那样懦弱无能,一副窝囊相。从这些方面看,作者笔下的沙和尚形象,在取经集体中虽不是一个主要的角色,但也仍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人物;而且他的性格也有其独特性。



另外,沙和尚的本领其实也非同小可,他善使宝杖。这条宝杖重达五千零四十八斤,与八戒的钉耙相同。

他的本领也与八戒相仿。两人曾经在流沙河边数次大战,猪八戒承认“战不胜他”,“就把吃奶的气力也使尽了,只绷得个手平”;沙僧在流沙河做妖时,还曾与观音的徒弟木又“战上数十合”,竟也不分胜负。

所以,沙和尚的本领也相当了得。所以,在宝象国,沙和尚曾主动要求去帮八戒降妖;在无底洞旁,当孙悟空正与妖精狠斗时,沙僧又主动要去助战,当时八戒表示反对,沙僧道:“说那里话!都是大家有益之事。虽说不济,却也放屁添风。”但是,总的来说,在西行路上,每当遇见妖精时,多数情况下作家总是派他照看师父,即使有时出战,也往往一照面就被妖精所捉,相反,他似乎从来未捉住过妖精。

这样的安排,从作家的创作意图来看,可能是为了加强和突出孙悟空,是为了总体构思的需要,所以,不免使作为三徒弟的沙和尚形象在处理时受到了一定的委屈。

为您推荐

海棠冻石蕉叶杯(红楼梦鉴赏)

【释文】: 以叶腊石为主要成分的致密石料,若色彩丰富,质地透明如冻者,称为“冻石”主要产于福建寿山、浙江青田、浙江昌化,可制作印章和工艺品。 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七:“图书石向出浙江处州青田县,其精者为冻石也。各种..

攒心盒子(红楼梦鉴赏)

【释文】: 即攒盒,在清康、雍、乾时期十分盛行,小说中也出现多次。 一般为漆盒,多圆形,但亦可制成别式,故小说云“攒盒式样,亦随几之式样”,几则“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也有方的,也有圆的,其式不..

捏丝戗(qiāng枪)金五彩大盒子(红楼梦鉴赏)

【释文】: 一种木质彩漆戗金盒。 明黄成《髹漆录》:“金,戗或作戗,或作创,一名镂金。”戗金的做法是在朱色或黑色漆底上,用针或刀尖镂出纤细的花纹,花纹之内打金胶,然后将金箔粘着上去,成为金色或银色的花纹。捏丝乃刻丝、刻..

乌木三镶银箸(红楼梦鉴赏)

汝窑花囊(红楼梦鉴赏)

【释文】: 汝窑,宋代着名瓷窑之一(参见“汝窑美人觚”条)。 花囊,内可贮水,上有圆孔的插花用具。明袁宏道《瓶史》称:“大抵斋瓶宜小而矮……花囊、蓍草、蒲搥皆须形制减小者,方入清供。”又称:“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

大观窑(红楼梦鉴赏)

【释文】: 大观是宋徽宗的年号(公元1107年-1110年)。 大观窑有二说:一指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宫廷自置瓷窑烧造的瓷器,即北宋官窑,窑址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一指饶州景德镇于大观间烧造的窑变瓷器。宋周辉《清波杂志》:“饶州..

雕漆几(红楼梦鉴赏)

【释文】: 以金、银、锡、木为胎,叠涂朱漆,于漆半干时雕镂花纹者谓之雕漆。 邓之诚《骨董琐记》:“雕漆始于宋庆历以后,分戗金和剔红。戗金以细针戗出山水、人物、亭观、花木、鸟兽,以钻钻其空处,谓之攒犀;剔红器朱厚色鲜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