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明清小说鉴赏)

香菱,原是苏州乡绅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幼时被拐,以至沦为金陵呆霸王薛蟠之婢妾。

不学无能、终日斗鸡走马赌钱宿娼的阔公子何曾真心爱过香菱,到手后“过了没半月,也看的马棚风的一般了”。心灵寂寞的香菱只能在文学中去寻求安慰。薛蟠挨打后南下“游艺”,香菱有机会住进大观园,第48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就是作者对这位极富文学天赋的《红楼梦》中第一个薄命女儿的特写。



香菱早就爱上了文学,只是平时侍候薛蟠不得空闲,只能“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

进园之日,她就向薛宝钗要求教她作诗,但薛宝钗白天要到老太太、太太那里请安并承欢陪坐,园中姐妹也要不时闲话一回,晚上还要灯下做女红,八面玲珑的淑女薛宝钗那有闲工夫陪香菱作诗!

香菱学诗心切,当晚就去潇湘馆求教黛玉。黛玉是大观园中的才女诗人,听见香菱有志学诗,立即欣然允诺,承担起教授之责。

她先提纲挈领地向香菱指授律诗的形式与结构要求,“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按,应为“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黛玉真是个好老师,只几句就讲清了要点,聪慧的香菱立即有所领会,谈起自己过去读诗的疑点,懂得“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肯定了她的领悟力,又指出“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接着,为了避免香菱在学诗过程中走弯路,黛玉为她开了一份“必读书目”,并订出详细的学习计划:“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旸、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黛玉让香菱直接取法于诗界典范的王维五律、杜甫七律和李白七绝,精读三人的代表作数百篇“作底子”即打基础,再泛读魏晋南北朝着名诗人的专集,真是最合理且高明的学习方法与途径呀!至此,作者不但写出了香菱学诗成功的必然性,而且从侧面烘托了黛玉的热情助人与广博学识,与宝钗的冷淡世故构成了又一个鲜明对比。



香菱苦读了《王摩诘全集》,受到以清淡自然见称的王维五言律诗的艺术熏陶,她的诗歌欣赏水平已大大提高。于是就出现了下面一个场景:香菱讲诗。她向黛玉说了自己的体会:“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多么聪慧的香菱!她竟一下子抓住了诗歌艺术形象的特征了!所以黛玉表示赞许,并引导启发她联系实例加以说明:“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便讲了一大段具体心得,将王维的名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细加分析,特别是抓住其中“诗眼”即用词特别警策的“直”、“圆”、“白”、“青”、“馀”、“上”诸字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香菱从王维的诗句中品到了诗的韵味,以绝妙的比方“念到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似的”显现了她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且从艺术通感角度描述了诗歌的形象特征,因而听她谈诗的贾宝玉说她已得了诗的“三昧”。

正因为她已经领悟了诗歌的艺术规律,循循善诱的黛玉让她尝试创作,以理论来指导实践。

虽然香菱对诗歌的形象特点已有会心,却并不等于她已能灵活自如地运用于创作。

她的三首《吟月》,从粗糙浅露、穿凿雕饰到新巧有意趣,正反映了她学诗的逐步提高过程。

香菱的第一首诗构思狭隘呆板,句句不离天上的月亮,虽然用了不少美丽的辞藻,却没有深刻的思想,如“清光皎皎影团团”、“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等等,不过是说了月亮很亮很圆而已,结果不免落了俗套。林黛玉批评说:“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意思却有”带鼓励口吻,因为此诗虽浮浅而未离题,所以尚有值得肯定之处。黛玉让她“放开胆子去作”,就是鼓励她大胆想象,以形象思维把握月亮的特征,并以典雅的诗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黛玉的指导虽然准确,但具体的创作还需香菱自己摸索。

她冥思苦想,“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上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连宝钗都嘲笑她:“这个人定要疯了!”然而香菱并没有“疯”,她只是“痴”——“痴”于诗,即沉湎于诗歌创作之中。她听从黛玉指导,放开胆子写了第二首诗,结果又过于穿凿,将《吟月》写成了《吟月色》,离了题。



平心而论,香菱第二首诗是化了心血的,如“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就远较第一首的“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为高明,因为它写出了月色之淡而润,比拟较形象,不似“翡翠”一联简单类比只写了月亮的形状;结句“梦醒西楼人迹绝,馀容犹可隔帘看”以环境之宁静衬托月色之依稀,亦较有情趣,较第一首尾联的“良霄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之直率浅露为可取,香菱自以为“这首妙绝”是初学者的水平所限,合乎其心理状态,并非夜郎自大。所以她听了黛玉与宝钗的批评指点虽然扫兴,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这里作者有一极为生动的穿插:“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香菱真是沉浸于诗歌创作的思想溪流之中,除了写诗而外,什么都引不起她的注意和兴趣了。怪不得冷美人薛宝钗称香菱为“诗魔”,原也贴切。整整一天,从早到夜,香菱满心想诗,直到五更方始矇眬睡去。

这时,她的潜意识仍在活动,终于在梦中得了八句:“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这首被众人评为“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的《吟月》,是香菱苦心学诗的结晶,也是潜意识参与艺术创作的明证。

她将自己切身的沉痛遭遇与月亮呼吸相通的真情实感写入此诗,咏月而又咏己,托情寓意,动人情思。起句“精华欲掩料应难”描绘月亮破云而出光照世间的景象,月亮精华难掩正象征着香菱的美好才华终难埋没,她必将在大观园诗社中大放光彩,显示了香菱学诗必能成功的自信。次句“影自娟娟魄自寒”咏月亮之形质:其形娟好,其质清寒。此句乃香菱之自我写照:娟美婀娜的外形之中蕴藏着一颗凄凉寂寞而又善良的心。

她从五岁被拐,几经变卖,最后沦为呆霸王薛蟠之小妾,她一生从未得到过关心,更何论爱情。

她凄凉的身世和精神的寂寞较其他女儿更为切实而深沉。

颔联“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分写月夜思妇缝制寒衣以寄远人与离人终夜不寐怀念家乡的情景,传达出香菱对她丈夫薛蟠的思念。此时薛蟠正离家南行,虽然他对香菱毫无爱情可言,而痴心的香菱却把自己的全部感情给予了这个呆霸王。

薛蟠遭柳湘莲痛打,香菱为之哭肿了双眼,不为什么别的理由,只因为他是她名分上的丈夫。香菱是多么痴情,她甚至幻想薛蟠会像她思念他一般地想念她而对月难眠!“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与上联呼应,描绘离人与思妇的彼此思念,其中浸透了香菱本人的情思,将客观的“月”与主观的“情”融合为一体。最后香菱以奇特的联想向天帝发问:“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在香菱的想象中,人间孤独者的不幸一定会引起同样孤独的月里嫦娥的同情与共鸣,她必然会向天帝发问:为什么不能使月亮永远团圆、使人们永不分离,而要使月亮圆缺、世人不幸呢?嫦娥的疑问也正是香菱自己的疑问,这表面上轻松天真的疑问蕴含着香菱凄凉沉重的身世之悲,引起人们对她的无限同情。

运用小说人物的诗词以刻划人物性格,这是《红楼梦》的一大成就。显然,作者写香菱学诗并不单纯地为了表现“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也不是为了要展示自己的诗论与美学思想,而主要的是为了描绘人物形象,凸现人物性格。作者以“真应怜”(“甄英莲”谐音)概括香菱的身世遭际,她的不幸,不仅是被拐卖而为婢妾,而且是她的超群智慧与才能被不公正的社会所埋没。作者愤慨于此,才构想了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以充分显示香菱的气质与才华之美,向这位最后被贪夫妒妇残害致死的薄命女儿奉献上一曲赞歌。

为您推荐

海棠冻石蕉叶杯(红楼梦鉴赏)

【释文】: 以叶腊石为主要成分的致密石料,若色彩丰富,质地透明如冻者,称为“冻石”主要产于福建寿山、浙江青田、浙江昌化,可制作印章和工艺品。 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七:“图书石向出浙江处州青田县,其精者为冻石也。各种..

攒心盒子(红楼梦鉴赏)

【释文】: 即攒盒,在清康、雍、乾时期十分盛行,小说中也出现多次。 一般为漆盒,多圆形,但亦可制成别式,故小说云“攒盒式样,亦随几之式样”,几则“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也有方的,也有圆的,其式不..

捏丝戗(qiāng枪)金五彩大盒子(红楼梦鉴赏)

【释文】: 一种木质彩漆戗金盒。 明黄成《髹漆录》:“金,戗或作戗,或作创,一名镂金。”戗金的做法是在朱色或黑色漆底上,用针或刀尖镂出纤细的花纹,花纹之内打金胶,然后将金箔粘着上去,成为金色或银色的花纹。捏丝乃刻丝、刻..

乌木三镶银箸(红楼梦鉴赏)

汝窑花囊(红楼梦鉴赏)

【释文】: 汝窑,宋代着名瓷窑之一(参见“汝窑美人觚”条)。 花囊,内可贮水,上有圆孔的插花用具。明袁宏道《瓶史》称:“大抵斋瓶宜小而矮……花囊、蓍草、蒲搥皆须形制减小者,方入清供。”又称:“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

大观窑(红楼梦鉴赏)

【释文】: 大观是宋徽宗的年号(公元1107年-1110年)。 大观窑有二说:一指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宫廷自置瓷窑烧造的瓷器,即北宋官窑,窑址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一指饶州景德镇于大观间烧造的窑变瓷器。宋周辉《清波杂志》:“饶州..

雕漆几(红楼梦鉴赏)

【释文】: 以金、银、锡、木为胎,叠涂朱漆,于漆半干时雕镂花纹者谓之雕漆。 邓之诚《骨董琐记》:“雕漆始于宋庆历以后,分戗金和剔红。戗金以细针戗出山水、人物、亭观、花木、鸟兽,以钻钻其空处,谓之攒犀;剔红器朱厚色鲜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