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传(明清小说鉴赏)

该篇载于《剪灯新话》卷3,描写元朝末年淮安民家刘氏女刘翠翠与金氏子金定同学读书,私订终身,后来翠翠父母为她议亲,翠翠悲泣不食,坚持非金定不嫁。

父母满足了女儿的意愿,招金定入赘。同学夫妇,新婚燕尔,相得甚欢。但好景不长,未及一载,张士诚起兵高邮,翠翠为其部将李将军所掳。金定辞别父母,几经周折,历尽艰难险阻,费时七年,终于在湖州找到了李将军。金定谎称寻妹,李将军让他进府,与翠翠以兄妹之礼相见。金定被李将军留在帐下做计室,与翠翠一面之后,不得再见,心中痛苦,乘秋凉换衣之机写诗藏在衣领内转交给翠翠。

翠翠和诗,表达了以死相从的决心。金定愈加伤心绝望,一病不起。翠翠将金定安葬在道场山下,回来后得病,两月而亡。李将军根据翠翠生前的请求,将翠翠埋在金定坟侧。明洪武初年,刘家有旧仆经商路过道场山侧,见朱门华屋,金定与翠翠出迎,留其食宿。翠翠托仆人捎信给父母。

刘父见信后同旧仆来到道场山下,只见荒原野草,两座孤坟。刘父晚上睡在坟侧,梦中与翠翠、金定相见。

这是一篇描写元末社会动乱的作品。它深刻地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明了作者对战乱的厌恶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作品以元末动乱社会为背景,以刘翠翠和金定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为主线,着重写了战乱使他们的婚姻、家庭发生的变化。翠翠和金定自幼同窗读书,他们的爱情是在青梅竹马、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婚姻是在自愿的前提下经过努力争取并得到开明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而实现的,他们的婚后生活是和谐美满的,“虽孔翠之在赤霄,鸳鸯之游绿水”,也不可比拟。

然而,这样美好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生活却因战乱遭到破坏。

作品把这一对青年的命运与社会变动紧紧地连在一起,前后作了鲜明的对比。

战乱前翠翠与金定的爱情、婚姻写得愈和谐美好,愈显出拆散他们家庭、逼杀他们性命的战乱和豪强势力的罪恶。战乱前后,翠翠与金定境遇的描写都是重彩浓抹,使两幅画面的色调、气氛形成强烈的反差。最美的东西被最丑的东西所毁灭,使作品充满了浓烈的悲剧气氛。结尾部分以超现实的笔法让翠翠与金定的鬼魂在阴世团圆,则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作品的悲剧气氛。



这篇作品另一个特点是写了开明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在其他作品中是少见的。

小说笔触细腻,翠翠与金定咫尺天涯,生离死别,写得哀婉凄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篇作品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艳异编》、《情史类略》等小说类编已将此篇收入。小说家凌濛初将它改写成白话小说,题目为《李将军错认舅刘氏女诡从夫》,收入《二刻拍案惊奇》卷6。

根据本篇写成的戏曲,有明叶宪祖的杂剧《金翠寒衣记》,清袁声的传奇《领头书》。

为您推荐

海棠冻石蕉叶杯(红楼梦鉴赏)

【释文】: 以叶腊石为主要成分的致密石料,若色彩丰富,质地透明如冻者,称为“冻石”主要产于福建寿山、浙江青田、浙江昌化,可制作印章和工艺品。 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七:“图书石向出浙江处州青田县,其精者为冻石也。各种..

攒心盒子(红楼梦鉴赏)

【释文】: 即攒盒,在清康、雍、乾时期十分盛行,小说中也出现多次。 一般为漆盒,多圆形,但亦可制成别式,故小说云“攒盒式样,亦随几之式样”,几则“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也有方的,也有圆的,其式不..

捏丝戗(qiāng枪)金五彩大盒子(红楼梦鉴赏)

【释文】: 一种木质彩漆戗金盒。 明黄成《髹漆录》:“金,戗或作戗,或作创,一名镂金。”戗金的做法是在朱色或黑色漆底上,用针或刀尖镂出纤细的花纹,花纹之内打金胶,然后将金箔粘着上去,成为金色或银色的花纹。捏丝乃刻丝、刻..

乌木三镶银箸(红楼梦鉴赏)

汝窑花囊(红楼梦鉴赏)

【释文】: 汝窑,宋代着名瓷窑之一(参见“汝窑美人觚”条)。 花囊,内可贮水,上有圆孔的插花用具。明袁宏道《瓶史》称:“大抵斋瓶宜小而矮……花囊、蓍草、蒲搥皆须形制减小者,方入清供。”又称:“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

大观窑(红楼梦鉴赏)

【释文】: 大观是宋徽宗的年号(公元1107年-1110年)。 大观窑有二说:一指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宫廷自置瓷窑烧造的瓷器,即北宋官窑,窑址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一指饶州景德镇于大观间烧造的窑变瓷器。宋周辉《清波杂志》:“饶州..

雕漆几(红楼梦鉴赏)

【释文】: 以金、银、锡、木为胎,叠涂朱漆,于漆半干时雕镂花纹者谓之雕漆。 邓之诚《骨董琐记》:“雕漆始于宋庆历以后,分戗金和剔红。戗金以细针戗出山水、人物、亭观、花木、鸟兽,以钻钻其空处,谓之攒犀;剔红器朱厚色鲜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