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经商也日益成为市民普遍选择的生活道路。
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它必然会在作家的笔下得到表现。《二刻拍案惊奇》卷37的《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就是凌濛初创作的又一篇反映商人经商生活的作品。
这篇小说的“正话”一开始就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商业王国。明代的徽州是商业繁华之地,那里的风俗是“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举反在次第”。所以,出身于世代儒门、“少时多曾习读诗书”的旧家公子程宰也弃儒经商了。小说中描写的这种以经商为荣的思想观念,正是明末普遍的社会风气之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一切传统的思想都在急剧地变化,“凡是商人归家,外而宗族朋友,内而妻妾家属,只看你所得归来的利息多少为重轻。得利多的,尽皆爱敬趋奉;得利少的,尽皆轻薄鄙笑。犹如读书求名的中与不中归来的光景一般”(见《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这深刻地说明了当时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的人物就是活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
这篇小说的素材源出蔡羽的《辽阳海神传》。但在凌濛初的笔下,被再创造为一个充满市民理想色彩的神话故事。
小说通过描写商人程宰在经商过程中得到辽阳海神相助从而发迹变泰的故事,反映了市民阶层囤积居奇、经商致富的生活道路。
小说的主人公程宰是个徽州商人,正德初年,他与其兄程寀专事贩卖人参、松子、貂皮、珍珠之类,因为不善经营,很快耗折了资本,无颜回家,栖身在辽阳的一家大商人的店铺中,为主人管理帐目。
一日夜晚,风雨大作,程宰难以安睡,正在殷殷思家之时,忽然房中幻为仙境,有三个美女携带着一群侍女来房中和程宰一同饮酒取乐,其中一位自称是辽阳海神的美女和程宰共寝。
如此往来,不觉数月,程寀一概不知。程宰在和辽阳海神欢会时,把自己经商失败的处境和盘托出,辽阳海神说:“这是郎的本业……我当指点路径,暗暗助你。”自此,程宰在辽阳海神的指点下,贩卖药材、彩缎、布匹,诸事顺当,发了三次大财,四五年间,积下五、七万银子,成为巨富之人。
一日,程宰思念家乡,辽阳海神知道已到离别之时,但她仍惦念着程宰,指明路途上有三大难,宜时时警省,“居心清静,力行善事”。果然,程宰一路坎坷,历经三难,在辽阳海神的救助下,皆逢凶化吉。程宰回家,继续从事经商活动,诸事顺利,直到终老。
小说精心刻划的程宰,原来只是个“俗商”。
他和程寀带了数千金的货物,在辽阳地方经商,“往来数年,但到处必定失了便宜”,做折了本钱,流落异乡,勉强度日,景况十分凄凉。只是靠辽阳海神的救助,他才交上好运。
小说生动地描写了他三次成功的经商活动。第一次是一笔药材生意。一药材商手上有千余斤滞销的黄柏和大黄,程宰贱价买进。后本地盛行疫疠,药价腾贵,他用十多两银子换回了五百余两银子,做了一桩大生意。
第二次是一个荆州商人急于出脱发霉有斑点的五百匹彩缎,程宰全部买下。不上一个月,辽东燃起战争烽烟,军中急需戎装旗帜之类,程宰的这批货物又卖了三倍的好价钱。
一转手间,净赚千金。第三次是一个苏州商人急着回家奔丧,愿以原价脱手六千多匹粗布。程宰只花千金,尽数买回。
不久,皇帝驾崩,六千多匹粗布全都派上了用场,程宰于中获利三四千两银子。这些描写,一方面相当真实地反映了那时的市民们希冀经商致富的心态。另一方面,从事经商活动存在着风险,担心招致失败的阴影一直盘旋在商人们的脑际,他们对经商的艰难产生了种种恐惧感,企求冥冥之中的神灵保佑,正如能准确地预知经济信息和政局变动的辽阳海神那样,他的“三救厄”正是商人们这种心愿的投影。
凌濛初将现实的生活运用神话来表现,这种真幻结合的艺术手法,使程宰的思想性格尤具光辉,亦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至于小说结尾处宣扬的“神仙鬼怪之事,未毕尽无”的思想,明显地暴露了作者思想上的局限,则不可取。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