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巾(明清小说鉴赏)

在争奇斗妍的《聊斋》百花园里,《葛巾》似一株光彩夺目的奇葩,以其独特的风韵吸引着读者。



鲁迅先生说得好:《聊斋志异》能够“使花妖鬼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葛巾》篇便是在奇特的幻想境界里,糅进了关于牡丹的历史典故和名花胜地的地理真实,将“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牡丹,变成了因是有情更动人的美女,脱尽了世俗富贵气,从而平添一段花一样美丽动人的新传奇,这便是《葛巾》篇所具有的独特风韵所在。



作品以洛阳常生的癖好牡丹开篇。常生因“闻曹州牡丹甲齐、鲁,心向往之”。

但是,当他来到这名花胜地时,适逢早春二月天气,牡丹尚未开放。于是,常生“惟徘徊园中,目注句萌,以望其拆。作怀牡丹诗百绝”。不久,花渐含苞,而常生身边的钱即将用尽,他只得将春衣都典当了,但仍流连忘返。

这里,足见常生“癖好牡丹”之甚。

花痴之中见情痴。作品接着描写常生一日凌晨去花所,偶遇一位有老妪作伴的宛如天仙般的女郎,这便是篇中的女主人公葛巾。于是,作品对常生细致入微的感情变化和复杂的心理过程展开了生动的描绘:初次遇见葛巾,“疑是贵家宅眷,亦遂遄返”。

再次遇见葛巾,“从容避去”,“微窥之”,“眩迷之中,忽转一想:此必仙人”。“急反身而搜之”,因遭跟随姑娘的老妇的严厉斥责。

常生往回走时,已吓得几乎不能迈步,而后“偃卧空斋,自悔孟浪”。及至第二天,“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心渐宁帖。而回忆声容,转惧为想”,直到因相思而病,愿饮葛巾遣人送来的“鸩汤”,“仰药而死”。在这里,作品着意刻划了常生遇见葛巾后,堕入情网的整个思想过程,描绘出了常生疑、迷、惧、喜、思等种种复杂情感的周折,将一个青年书生爱情萌动时的一副如痴如癫的憨相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再看葛巾是如何来爱常生的。作品中描写的葛巾是一位既美丽又多情的牡丹花精。

她为常生的一片痴情所打动,也深深地爱上了常生。但是,作品并没有让她直率地坦露自己的爱情,而是通过几番曲折,戏剧性地加以表现。

这样的艺术处理,不但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妙趣横生;而且也使葛巾的形象更加丰满,楚楚动人。比如:作品先是描写葛巾撒下情网,故意考验常生。

邀他“夜以花梯度墙”幽会,然而,却又邀玉版妹妹通宵下棋,弄得常生“三往复,三漏已催”,白白折腾了一晚上。次夕,好不容易和葛巾相会,却又恰逢玉版来邀,常生只得“姑伏床下”,狼狈不堪。

这里,作品愈是一波三折地描写常生与葛巾的好事多磨,就愈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恋情的细腻、缠绵、动人。

又如:葛巾与常生两情结好以后,为避浮言,双双私奔到洛阳。葛巾还将玉版妹妹也嫁给了常生的弟弟常大器,“由此兄弟皆得美妇,而家又日以富”。两年后,“姊妹各举一子”,生活十分美满和谐。

这段渲染夫妻恩爱生活的描写,对作品的下文而言,恰好起到了一种欲抑先扬、欲悲先喜的反衬作用,从而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篇中的结局部分,是写葛巾与常生的爱情生变。常生从葛巾的自言“魏姓,母封曹国夫人”而起疑,再次到曹州“力穷其原”。当他弄明白了葛巾的来历,则化爱为怕,于是便酿成了他们婚姻的悲剧。直至葛巾、玉版双双举儿抛地,两子堕地并没,二女亦俱渺矣。数日后,堕儿处生出牡丹二株,虽然“朵大如盘,较寻常之葛巾、玉版,瓣尤繁碎”;但是对常生却无补于万一,只能是“悔恨不已”。

蒲松龄在这里借“异史氏”之口,带着对葛巾的赞扬和惋惜之情来评议常生:“以花当夫人,况真能解语,何必力穷其原哉?惜常生之未达也!”所谓“未达”,就是一个疑字。由此可见,爱情贵在专一,客不得丝毫猜疑。

作品在结尾的情节提炼上,做到了既离奇又真实,既曲折又严谨,使读者于欣赏的满足之中隐含着丝丝的悲伤,深深地感受到作品与现实人生是多么贴近,这正是本篇区别于一般鬼神故事的可贵之处。



纵观全篇,《葛巾》的中心题旨,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以波澜起伏、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来烘托一个“情”字,以感染广大读者,并极尽委曲回旋之能事,以对抗封建社会那种以礼压情的专制。因此,作品所呈现出的这种独特的艺术境界,正是蒲松龄对现实人生作深层思考之后的心迹流露,也是一曲哀婉动人的爱情之歌。

然而,《葛巾》篇之所以能将常生与葛巾的相爱过程描写得如此枝节横生,超凡脱俗,而又引人入胜,归根结蒂在于作者深厚娴熟的艺术功力。

其中,突出之处有二:一是在情节的逐步展开中显示人物思想、性格上的特征,这是蒲松龄创作中的一个显着特点。他运用步步迫紧,又步步闪开的“转笔法”,在情节的转折中异峰突起,正如清人但明伦所评:“迷离闪烁,夭矫变幻”,“不惟笔笔转,直句句转,且字字转”。

令读者应接不暇。二是通过对话刻划人物,这也是蒲松龄创作成功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如玉版邀葛巾去下棋时说的几句话,就突现出这个天真、爽朗的姑娘的生动形象。当时常生正在葛巾屋里,忽听玉版的声音,葛巾便叫他藏于床下。

玉版进门便笑着说:“败军之将,尚可复言战否?业已烹茗,敢邀为长夜之欢。”葛巾推辞不去,玉版又说:“如此恋恋,岂藏有男子在室耶?”说完拉着葛巾便走了。短短几句话,使玉版的活泼神情,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读者眼前。

又如葛巾、玉版被盗寇胁迫下楼时说的几句话,特别是当她们要退回去时,寇中有一人不相信,她们便“反身伫立”,说:“意欲何作,便早图之,尚未晚也。

”几句短语,说得何等有力,表现了她们无所畏惧的气概和胆识。正因为《葛巾》篇有如此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蕴,所以为广大读者所深深喜爱。



为您推荐

海棠冻石蕉叶杯(红楼梦鉴赏)

【释文】: 以叶腊石为主要成分的致密石料,若色彩丰富,质地透明如冻者,称为“冻石”主要产于福建寿山、浙江青田、浙江昌化,可制作印章和工艺品。 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七:“图书石向出浙江处州青田县,其精者为冻石也。各种..

攒心盒子(红楼梦鉴赏)

【释文】: 即攒盒,在清康、雍、乾时期十分盛行,小说中也出现多次。 一般为漆盒,多圆形,但亦可制成别式,故小说云“攒盒式样,亦随几之式样”,几则“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也有方的,也有圆的,其式不..

捏丝戗(qiāng枪)金五彩大盒子(红楼梦鉴赏)

【释文】: 一种木质彩漆戗金盒。 明黄成《髹漆录》:“金,戗或作戗,或作创,一名镂金。”戗金的做法是在朱色或黑色漆底上,用针或刀尖镂出纤细的花纹,花纹之内打金胶,然后将金箔粘着上去,成为金色或银色的花纹。捏丝乃刻丝、刻..

乌木三镶银箸(红楼梦鉴赏)

汝窑花囊(红楼梦鉴赏)

【释文】: 汝窑,宋代着名瓷窑之一(参见“汝窑美人觚”条)。 花囊,内可贮水,上有圆孔的插花用具。明袁宏道《瓶史》称:“大抵斋瓶宜小而矮……花囊、蓍草、蒲搥皆须形制减小者,方入清供。”又称:“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

大观窑(红楼梦鉴赏)

【释文】: 大观是宋徽宗的年号(公元1107年-1110年)。 大观窑有二说:一指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宫廷自置瓷窑烧造的瓷器,即北宋官窑,窑址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一指饶州景德镇于大观间烧造的窑变瓷器。宋周辉《清波杂志》:“饶州..

雕漆几(红楼梦鉴赏)

【释文】: 以金、银、锡、木为胎,叠涂朱漆,于漆半干时雕镂花纹者谓之雕漆。 邓之诚《骨董琐记》:“雕漆始于宋庆历以后,分戗金和剔红。戗金以细针戗出山水、人物、亭观、花木、鸟兽,以钻钻其空处,谓之攒犀;剔红器朱厚色鲜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