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信子

当我们到志愿军第×兵站医院进行慰问时,医院的领导和伤病员们都向我们谈到了申信子——这里的护理员,谈到她的勤恳、亲切、耐心的工作态度,谈到她的“传奇”式的遭遇。使我们也急于想见一见这位朝鲜姑娘。而不巧的是,她那天有事出差了。
第二天上午,当我们正在和医院的领导老郭同志谈话时,一个穿着白护士服的姑娘轻轻地走了进来。老郭立即站了起来,迎向她说:“你回来了?”那位姑娘微笑了一下,当她看到有别的人在座想退出去时,老郭拦阻了她,回过头来对我们说:“这就是申信子同志。”呵,就是她!我们都赶紧站了起来。这似乎使她有点不好意思。她的脸有点微微泛红了,微笑着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当她坐下后,我仔细地打量着她。人们告诉我她二十七岁了,而且受过那么多的磨难,但看上去,她还是显得那样年轻。圆圆的脸上一直带着微笑,明亮的眼睛下面有着一抹淡淡的青色,那是睡眠不足的象征。她只能听懂简单的汉语,所以常常不得不以求救的眼光望着跟我们来的一位小翻译同志,而且有点愧疚似地微笑着。听到我们对她的赞扬和慰问的话后,她用力地摇头,用汉语说:“我做得不够,真的,真的,很不够。”她低下头时,我看见了她的激动的泪光就是这位朝鲜姑娘,曾经是被敌人判过死刑的“囚徒”。

她住在汉城东面五十里,家里是贫农。当她念书到初中三年级时,父亲在劳累中去世,她也就失学了,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过得异常艰难。那时候,是在日本人的统治下面。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她像朝鲜所有的劳动人民一样,用最大的喜悦迎接了祖国的解放。但是,在南朝鲜,在汉城,代替日本强盗的是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李承晚。依然是黑暗的统治,依然是剥削和压迫,依然是艰难的痛苦的生活她从别人的口中,偷偷地知道了许多解放后的北朝鲜的情况。过去,她体验到什么是仇恨。现在,她理解了什么是幸福,因而,也懂得了什么是斗争。她终于寻找到了她的道路,在一九四六年参加了地下的劳动党。那时候,她二十二岁。

她和同志们在敌人的刺刀下进行着地下工作。她在党的教育和壮烈的斗争中受到锻炼,逐渐担任了比较重要的工作。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廿六日,她和几位同志在离汉城四里地的一间小屋中开会。特务嗅到了什么气息,包围了小屋,他们被捕了。

暴徒们大概认为女子是比较容易突破的,在申信子身上用了各种各样的刑罚:她挨过皮鞭的毒打,她被灌过辣椒水,她上过老虎凳,她受过电刑,她被送上刑场陪斩但敌人没有从她口中得到一个他们需要的字。

他们决定用一种新的刑罚来对付她申信子从监狱中被拉了出来,走进一间空阔的房子。

她奇怪地看着这个场面:房子的正中是一面大镜,四周站着男难友们。她不知道敌人又将玩弄什么花样,但仍从容地走进房内,与难友们交换着亲切的询问的眼光。

“把衣服脱下来!”那些狗们对她大声地吼。
她没有理解敌人的意思。

敌人又重复了一次,迫她面对大镜,将衣服脱下,让她自己看见,也让她的难友们看见她的赤裸裸的身体,他们要用羞辱来折磨这个不肯在肉体的痛苦中屈服的女劳动党员。

她愤怒。她张口将要痛斥这些野兽但随即,她露出了轻蔑的冷笑,面对大镜,在沉重的寂静中,开始从容地脱衣,虽然,她的手在轻轻地颤抖。

当敌人要申信子脱下衣服的时候,每一个难友都屏住了呼吸,一种被
压抑着的悲愤的低沉的吼声在他们中间滚过。现在,当申信子真的开始脱衣,他们感到了惊异。几乎是同时,每一个人都用手蒙住了眼,有的人还转过了背。

皮鞭落在那些蒙住眼的手上,落在那些转过去的背上。挥舞着的皮鞭发出尖啸声。没有一支流着血的手落下来,没有一个淌着血的背转过来。不,他们宁可忍受无论怎样的痛苦,宁可死亡,但决不放下手,决不回过背。

而一个声音响起了,皮鞭因而停住。

“同志们!”裸露着血印和伤痕的神圣的肉体的少女发言,用那样低沉、缓慢、饱含着热情的声音,“放下你们的手来吧,你们应该看一看,站在这里的你们的女同志,你们的亲姊妹。你们看看她是曾经受过怎样的酷刑,而现在又是受着怎样的羞辱。而站在这一边的,就是我们的敌人!同志们,你们爱护我,你们用血来回答敌人。我衷心地感激你们。但你们放下手来看一看吧!”

慢慢地,所有的手落下来了,所有的背转过来了。难友们用含着感动的泪珠的眼,看看那个裸露着布满血印和伤痕的身体的少女,他们的难友,他们的同志,他们的姊妹,她是如此圣洁而光辉。

完全没有想到情况会是这样发展的敌人们,开始是狼狈地发怔,接着又疯狂地挥舞起皮鞭。在皮鞭的呼啸中,申信子提高了声音:“那么,亲爱的同志们,斗争,更坚强地斗争吧,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祖国的每一个受难者,我们必须继续斗争——直到我们胜利!”

在这个由刑场升华成殿堂的大房中,每一个难友都永远记住了这几句誓言。后来,这血的故事和血的誓言在更多的人中间传颂。

敌人又曾试用过利诱的花招,同样失败,于是作了这样的判决:申信子将在一九五○年六月二十八日正午和其他几位难友一道被枪决。

她的最后的时刻即将到来的那个黎明,在枪炮声中,监狱的铁门大开,一群武装的士兵跑了进来。他们是谁呵?这些与她所见的敌人完全不同的士兵。铁栏外“庆祝汉城解放”的欢呼声解答了她的惊异。她含着泪用艰难的脚步和难友们一道冲出了监狱。她看见了在六月的美丽的晴空中飘扬着的,啊,她久久渴望着的旗她向上级要求参加人民军。这个曾经是刑场上的死囚要在战场上与敌人相见。但因为身体太弱,要求没有得到批准,她被送到满浦去疗养。

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的消息传来后,她异常激动。她,这个在病院中休养的病人,向上级请求到志愿军的医院中去——工作,她要为那些为了她的祖国流血的国际战友服务。一九五○年十一月十六日,一个风雨之夜,她和五十多个朝鲜女同志,带着朝鲜人民政府的介绍信,来到了志愿军第×兵站医院,伤病员告诉我们,她带着病弱的身子成天忙碌,除了护理工作以外,她为伤病员洗脸,到寒冷的小溪为伤病员洗衣,到山中去捡柴。

有时候,她坐在屋前敲打着空罐头盒,为伤病员做大小便器。每天深夜,她都还在病室里照料着,而每个黎明,她都是微笑着最先走进来。

现在这位姑娘坐在我们的面前,因为听到我们赞扬的话而不安,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很不够”。她很简单地回答关于她自己的一些问题。后来,她微笑着表示歉意,告辞走了。我望着她的背影想着,曾经有着“传奇”般的经历的这个姑娘,竟是这样质朴、腼腆。

而且我想着,她在敌人面前所进行的英勇的斗争,是一种英雄主义的
表现,而她能愉快地从事平凡的护理员的工作和那种勤劳、诚恳的工作精神,也正是一种英雄主义的表现1951年5月





为您推荐

迎接生命中又一个黎明

——我和武汉 武汉是我的故乡。 我在这里出生,成长,度过了生命中绝大部分的时光。 我现在的寓所离我出生的地方很近。我常常走过我童年时游戏的大街, 经过我的故家和启蒙的小..

第一课与第一步

我要说的是遥远的过去,谈到少年时在怎样的启发下喜爱了文艺,那算是我的第一课。 谈到是怎样开始蹒跚着学步,虽然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事实上却是为走向文学的道路作了一点准..

新的歌

人们说,记忆是有选择的。那么,我相信:我将永远记得我所听到的一个“家庭小合唱”,和他们所唱的新的歌。 我从厦门过海到鼓浪屿,去看望两个老朋友:白文和他的妻子舒波。我..

好美一个湖

“好美一个湖!” 晚上,我和老朋友方隽在他住的招待所的房间里谈天。已经多年不见了,要谈的话很多。有时却又默默相对。他在窗前站了一会,提出到外面走走。一走出招待所的大..

那簇淡蓝色的小花

这十年来,我的凉台、窗前和书桌上,总是放着一些花木和盆景。原先只有几盆,后来,通过移栽、分枝和好心友人的赠送,发展到几十盆了。每一天都要花一点时间去照看、经营它们..

海滨

我要写的只是在海滩上的一点遐想。 今年七月到青岛去旅游——这是我第一次到青岛。在这座三面环海的城市里,我当然要到海边散步。正是夏季,几个浴场中都浸泡着人,闪耀着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