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剑

今年夏天到西安,随朋友逛旅游商店,看到有宝剑出售。怦然心动,想买一支。店员取了几支来看,都不满意。然而,从此要买一支宝剑的念头就常常在我心中浮起。

我要买这样一支剑:剑长三尺有余,剑柄是古铜色,挂着一绺红色的丝须,黑色剑鞘上直缀着七颗闪闪发亮的星星。拔剑出来,寒光逼人——我想的是近60年前曾有过的那一支“七星剑”。

在汉口市一中念一年级时,经过了几次选拔,学校派我参加全市中学讲演比赛,居然得了第一名。所得的奖品就是这样的一支七星剑。在大会上为我授奖者名叫陈泮岭。不记得他当时是一位什么官员,但记得他是国术的热心的倡导者。

我洋洋得意地背着宝剑回家。全家人当然欢喜不尽。传观一过后,那支宝剑就由母亲悬挂在床前。她再三告诫不准我动它。虽然那剑并未开口,她还是怕我不小心伤了别人或伤了自己,但我有时还是偷偷地站在椅子上取将下来把玩、舞弄一番。在闪闪的剑光中有过少年人的一些遐想:仗剑远游,闯荡江湖,路遇不平,拔刀相助抗日战争时期,武汉沦陷前,为了继续求学,我只身去了重庆。母亲则随祖父祖母及二叔三叔等逃难到广西省的灵川县。在母亲携带的少量衣物中,就有这支七星剑。抗日战争胜利前一年,在国民党军队湘桂大撤退中,祖父带着家人又一次仓皇逃难。搭不上车(也搭不起车吧),一路都是步行。在惊慌、混乱的气氛中,在如潮的人流中,一家人被冲散了。母亲还幸得和二叔、二婶在一起。她原来身体就不好,途
中风餐露宿,再加之焦虑不安,终于病倒了。她原是想到重庆找我的。我也一直焦虑地期望着她的到来。但她拖到了贵州省都匀境内,实在无力走动了。当时又风传敌骑即至。她不愿拖累二叔、二婶,就让他们先走,并拿出一只戒指让他们转交我。她一个人倚坐在一面破墙边,以后就没有了下落,当时母亲留在身边的就只有这支七星剑。

母亲是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到我家的,几年以后就被我的父亲遗弃,跟着祖父生活。她当时还不过二十五六岁。我是她唯一的寄托和安慰,我十六岁时就与她辞别。阔别六年后,在那样兵荒马乱的情况下,她凭着那一双包过的小脚想跋涉千里来到我身边,却未能如愿。在那样一种悲惨的情况下,从人间消失,只有那一支七星剑——儿子的一件奖品陪伴她。母亲远去,我不知那支七星剑流落何方。我写过一篇长文和两首诗纪念母亲。而想买一支七星剑也用以来悬挂在床前的念头是最近才偶然引起的,却久久浮沉在心间。母亲逝去将近50年了。我知道她姓段,却不知道她的名字。她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也许我真的逐渐进入老境了,所以有时难免有怀旧之情,我当是想通过一件实物来寄寓我的怀念。而且,那也会引起我对如梦的少年时代的一些回忆。只是,岁月如流,万事皆变,我能在哪里买到一支像当年那样的七星剑呢?





为您推荐

黑龙江边了。

我们在塔河县停留了三天。下一个目的地是漠河县。这边县委的负责同志已答应派汽车送我们去。就在动身的前一天下午,一位本地区的朋友(他是我们在同住的宾馆中认识的)从呼玛..

虹霓

我们将要乘坐的一艘小航船停泊在岸边。没有趸船,一块跳板直接从岸上伸向船上,人们正在忙着上货下货。我们不急于上船,就在岸边散步。 当我们乘车驰向码头时,我从匆匆的一瞥..

此岸和彼岸

在三天的航程中,除了睡觉,我大多时间是倚站在船栏边或是半躺在船头的顶棚上渡过的,有时候还冒着微雨。为的是珍惜这难得的在黑龙江上的时光。 我怀着奇异的心情望向彼岸,那..

望前方

在大江上

黄鹤楼笔会于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十日举行。其中有九天在长江上度过。我们乘坐“扬子江号”旅游轮从武汉溯江而上,到达重庆后又返回。这里是我在这次航行中的日记。参加这次笔..

樱花时节的聚会

这么些天总是风风雨雨,但在雨丝风片中花还是要开了,春天还是要来了。 又到了桃花、樱花的时节,又到了我们老人也挤在年轻的人丛中看花的时节。 你们哪天来呢? 我们每天都在..

怀旧书店

日前重读了朱自清先生的《伦敦杂记》,其中有一篇谈到他在伦敦逛旧书店的情况,令我颇为神往,因为我已多年没有领略过逛旧书店的那种乐趣了。 逛旧书店的习惯是从进初中以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