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是生活的反映,优秀的作品往往能通过把现象和本质统一起来的典型形象,帮助我们具体地和深入地认识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生活状况。我们通过阿尔塔米拉的野牛、猛犸等形象,可以想象和考证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通过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可以回顾当时贵族妇女如何受制于奴性道德的宫廷生活;通过《步辇图》中的场面,可以了解当年的民族关系。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可以了解当年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情况,也能体察宋时的经济发展、城乡关系、民情风俗等等;而画中对于虹桥的精细描绘,为我国的造桥历史提供了十分可贵的史料,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美术作品的认识作用,是建立在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基础之上的。作者以有血有肉、生动活泼、富有特征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使我们通过种种联想的活动,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甚至也“进入”角色,切身地受到了画面的强烈感染,并在思想上得到启发。如果《清明上河图》没有把生活中纷坛复杂的事物有条不紊地互相联系起来,并突出其中激动人心的因素,具体深入地予以反映出来,就不能产出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如《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之下,大船过桥的紧张场面,各种各样人物的神态动势,都引起读者的想象活动,于是产生了移人性情的作用。此外,美术作品对于生活认识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游历过华山、黄山胜境的人,就能更好地领略中国山水画所表现的境界。历史知识渊博的人,自然能够更深刻地琢磨历史人物的神态、姿势甚至服饰、道具的奥妙。
美术作品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还因为有鲜明的倾向性,而具有教育人民的功能。法国19世纪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画家德拉克洛瓦的油画《自由神引导人民》,歌颂了在硝烟弥漫中,为推翻封建王朝奋不顾身冲锋陷阵的工人、知识分子,所以具有历史上的进步意义。20世纪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农民战争》组画,开始是以“耕夫”和“凌辱”两幅来揭示封建领主对农民非人的剥削和侮辱;在“磨镰刀”里表现了无比的愤怒和激昂的战斗情绪;“拱门里的武装”显示了向封建堡垒决一死战的场面,手持刀棍的农民像潮水一般地冲锋陷阵;“反抗”是战斗沸腾的高潮;“战场”是失败和死亡的悲剧。最末一幅“俘虏”,农民被捆缚起来,但是耐人寻味的是,他们挺拔的动态和充满仇恨的眼光都预示战斗并没有到此结束。好像说“自由是不可征服的,它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这套组画给读者的启示无疑是很深刻的。珂勒惠支的版画经鲁迅的介绍,在中国有深广的影响,其教育、认识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