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了中国。
佛教宣扬“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思想,这对于饱受煎熬的劳苦大众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它告诫人们忍受现世的苦难,以便能获得来世的幸福。这正是历代统治阶级安抚民心的灵丹妙药,它一味颂扬的“大慈大悲”以及“修功德”、“做佛事”等思想又是削弱人们反抗的“麻醉剂”。
自东汉开始的战乱、分裂的大动乱时代,在血泪交横的苦难中呻吟的人们,是无法抗拒宗教的诱惑的,佛教除了通过经书、教义向人们进行宣传之外,还利用各种艺术形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作用。石窟造像正是佛教艺术中现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流传最为普及的一个主要内容。
石窟艺术最早起源于印度,它是指一些佛教徒离开尘世的喧嚣,钻进深山老林,在石崖上凿洞而居的一种建筑样式。人们可以终日坐在里面修身养性,也可以在里面围绕着佛像进行礼拜活动。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石窟也就遍布于丝绸之路和黄河流域。
在山崖石壁上开洞造像是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的工程。当我们今天巡视着那些石窟组群,面对着那些或以雄伟或以精美令我们叹为观止的造像,我们便会被人类所曾有过的因苦难而催生的虔诚与坚毅所撼动,我们还会沉浸到美的沉思中去。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宗教的迷雾被驱散以后,艺术的魅力便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