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中外的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云岗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5世纪60年代),全部开凿在武周山南崖。现在保存有已编号的大小洞窟53个,东西绵延约1公里,其中大小造像共约5.1万余尊。
最初主持这项开窟造像工程的,是一位名叫昙耀的和尚。据历史记载,文成帝接受昙曜的建议,在武周山开凿5个大窟,每窟主要雕刻1尊大佛。这很可能包含有用以象征北魏自太祖到文成帝的5位皇帝的用意。这样,拜佛与拜君王便成了一回事了。这5个大窟就被称为“昙曜五窟”,即今天编号的第16至20窟。
昙曜五窟的特点是本面呈马蹄形,窟室面积较小,但窟顶是很高的草庐式穹窟顶,窟内正中雕一尊大佛,或坐或立,高大的形体连结后壁,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人走进窟内,只能仰观佛像,所以显得格外的高大、伟岸。五窟的主像中最大的佛像高近17米,最小的也有13米多。人们跪拜在这样高大的佛像跟前,难免会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为。从而产生对佛法的敬畏和求助之心。
第20窟大佛可以看作是云岗石窟的代表作。由于此窟前壁塌毁,因而变为“露天的大佛”。与其他4窟一样,在大佛的两侧原各有一尊较小的立佛,现在这里也只保存了左侧的一尊。
大佛的面像前额宽大,鼻梁高隆、笔直与额头平齐,双耳垂肩,肩膀与胸脯异常的宽厚、壮实。他充满智慧的目光锐利地注视着前下方,而神情又是那样的和悦而肃穆、庄严。他紧抿着的嘴唇微微挂着一丝笑意,使人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抚慰之情。或许这正是佛教造像的理想形象吧:他应该对尘世的一切悲欢离合、一切浮生百态、一切恩恩怨怨都了若指掌、明察秋毫,
因而他必须是睿智的;他还应该对这一切都泰然处之,都超然大度,这样他方能引导众生脱离尘世的苦海而升入天国,因而他又必须是肃穆威严的;他还应该对一切芸芸众生都一视同仁、都宽宏以待、都慈悲为怀,因而他还必须是亲切感人的。当然,这一切都是宗教虚幻、骗人的“理想境界”,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救世主;而且统治者以此来作为自己的化身形象,就更具有愚弄人民的欺骗性。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种伟大心灵、人格的理想美的表现,却是真实、感人的。
第20窟大佛的健壮、伟岸似乎还蓄蕴着北方少数民族健康、骠悍、豪放的游牧民族性格。鲁迅先生曾把“云岗的丈八佛像”与“万里长城”并列,认为它们都是“耸立于风沙中的大建筑”,是“坚固而宏大”的艺术品。
耸立于风沙中的云岗大佛,既寄寓着无数被压迫的渺小生灵的美好理想,也标志着当时雕刻艺术的辉煌成就。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