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运动是伴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而产生的,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新文化运动。它持续时间达二三百年,地域遍及西欧各国,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划时代的文化巨人,开辟了人类才能和智慧焕发的新时代。
乔托(GiottodiBondone,1267~1337年)是文艺复兴序幕阶段的伟大画家,被尊为“欧洲绘画之父”。
乔托的作品大多是壁画。内容以宗教为题材,但人物却是用世俗的思想感情和写实的技巧来描绘的。《逃亡埃及》是他画在阿累那礼拜堂的36幅壁画中的一幅。表现了圣母玛利亚生耶稣后,为逃避大希律王的迫害而逃亡埃及的情景。骑着毛驴的玛利亚和她怀抱中的耶稣居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圣母的目光凝注、严肃、充满对前途的信念,圣婴则像人间娇儿一样,无忧无虑地扑在母亲胸前,除了主要人物头上还保留着表示神圣身分的光环外,活脱是一幅充满人间情趣的风俗画。背景上的风景,虽然还略显生硬的痕迹,但已一反中世纪的沉闷、单调,充满着艺术家对自然的赞颂,对生活的热爱。在艺术手法上,乔托创立了三度空间和立体感绘画,他的主要人物总是居于画面中央,而其他人物也总是互有关联、互相照应的。如这幅作品中,走在前面的圣约瑟和在空中飞翔的小天使,就使行列形成一种向前的趋势,他所描绘的情景更加亲切感人。
前面我们谈到过古希腊雕像《米洛岛的阿芙罗蒂德》,它成为全世界人的珍爱的女性形象,而佛罗伦萨画家波提切利(SandroBotticelli,1444/45~1510)的名作《维纳斯的诞生》中的维纳斯女神,则被认为是美术史上最优雅的女性形象。
《维纳斯的诞生》以富有诗意的优美雅静场面描绘了维纳斯从大海的波涛中诞生的情景,晶莹硕大的贝壳,托着娇柔秀美的女神,在风神的吹拂下浮向岸边,春神弗罗拉张开缀满花朵的红斗篷,在岸上迎接她的到来。维纳斯虽一出生即已成年,但她纯洁无瑕的脸上,却似乎含有一丝对未知世界的隐忧。海风吹动着她长长的秀发,也把她宁静、美好而又略带忧伤的心绪吹送给我们。这是和当时贵族文化的审美情趣联系在一起的,在动荡不宁的社会里,醉生梦死的贵族时刻担忧着自己的优裕生活,这是不无道理的。
这幅画的姐妹篇是《春》。同样在娴静的气氛中,表现春天万物更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两幅作品中,人物的体态描绘得优美自然,景物刻画得繁荣茂盛,达到了情景交融完美和谐的境界。
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巧,是对中世纪刻板、僵化艺术形式的挑战,女神的诞生实际上也标志了人的重新觉醒,它敢于高歌欢乐的场面,反映人间的欲求了。女神的诞生正是宣告了神的时代结束,人的时代将重新焕发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15~16世纪,文艺复兴达到鼎盛时期,特别是在艺术创作上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对艺术技巧和风格已臻于成熟。产生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他的科学精神与艺术天赋,成为整个文艺复兴时代的宝贵财富;米开朗琪罗,这位建筑师、雕塑家、画家和诗人,他苦难而辉煌的艺术生涯,洋溢着人类永恒的激情和英雄气概,其作品对人的尊严与力量的讴歌,永远撼动着人们的心灵;拉斐尔,卓越的画家,他对美好境界
的追求、对女性光辉的由衷赞颂汇成了一股温馨、甜美的甘泉,历久常新地滋润着人们枯涩的心灵。三杰只是群星中最为耀眼的几颗。这是一个热情炽热如火、才华奔涌如泉、硕果累累如金秋的时代。让我们展开这时代的灿烂画卷,去欣赏、去领悟吧!
达·芬奇达·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19年)30岁时已是军事工程师、建筑家、雕塑家和画家,同时还懂音乐和医学。在多方面均有杰出的才能,这是当时文化巨人们的共同特征。芬奇在少年时代就聪敏好学,广为人知的画鸡蛋故事,说明了他的才能来自勤奋的学习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他由衷地热爱和赞美大自然,曾热情地写道:“自然是那么博人欢心,那么形形色色取之不尽。”人们从他一些画作的细部上,可以看出他对自然景物的深入观察和一丝不苟的精细表现。他所留下的画作,都是稀世珍品,如《岩间圣母》、《安加利之战》、《最后的晚餐》等。他要求自己的作品要成为“永久的自然造物”。这里介绍他举世闻名的肖像画《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一位妇人的肖像画。美术史家认为,这幅作品完美而充分地表达了文艺复兴盛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这是一位温柔端庄的妇人,她没有丝毫忸怩作态,也没有一点珠光宝气,脸上略带矜持的表情被人们称之为“永恒的微笑”,因而这幅作品最大的价值还在于它的心理层次。我们欣赏过去的一些作品,中世纪自不待言,即使是波提切利,他的人物也必须借助于神话的题材来表现。而《蒙娜丽莎》,完全只是一位尘世间的女性,而且并不以年轻貌美而取悦于人。她那安详的神情,那端庄的姿态,那含蓄的、被人们视为一个永恒的谜的微笑,甚至那双圆润的、富有健康的生命力的手,无不焕发着发自人类身心的内在光辉。衣服的折褶描画得很精细。表现出软缎特有的质感,人物身后的背景是一片蒙着薄雾一样的远山近水,也传达出气象万千、生机盎然的生命力。其非凡的价值就在于她亲切而坚定地表达了新时代人类的自信心和人文主义精神,因而成为文艺复兴时代不朽的典范。这作品画幅不大(77×53厘米),法国的卢浮宫却以能够珍藏着她而倍感骄傲。
米开朗琪罗美国当代著名的传记小说作家欧文·斯通,以《痛楚与狂喜》为书名写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米开朗琪罗传记,非常形象地概括了米开朗琪罗的艺术生涯。
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Buonarroti,1475~1564年)创作的形象具有强烈撼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表现人类的力量与英雄气概最为出色的作品。
在罗马城内,有一块教皇领地——梵蒂冈,那里的圣西斯庭教堂,是举行教皇任职大典的所在地。这个教堂的天顶画,就是米开朗琪罗在绘画方面不朽的杰作。
米开朗琪罗是一个看重雕塑甚于绘画的人,他本不愿承担此项工作,但教皇的命令又不得违抗,而他那种固执、顽强的个性与对艺术创作的探求,使他无法找到合作者,于是,他独自一人,在绘画台架上,曲着背,头部时刻仰望着屋顶,脸部承受着滴下的颜料,工作了近5年才完成这件长40米、宽14米的旷世杰作。艰辛的劳作使他的肉体历尽磨难。天顶画描绘的是圣经故事及人物,共有100多个比真实人体大两倍的形象。他实际上是借用圣经的题材来讴歌人,同时也体验着、传达着人类心灵的痛苦历程。画中的亚当形象充满了雄强的力量。
他著名的雕塑作品《大卫》更为突出地反映了他的艺术创作特色。大卫是《圣经》中记载的古代犹太人国王,当他还是一个牧羊少年时,就打败了非利士族巨人哥利亚,为保卫祖国立下功勋。因此,少年大卫一直是历代艺术家喜爱表现的题材。米开朗琪罗没有把大卫塑造成将巨人的头颅踏在脚下的凯旋者,而是将大卫塑造成像古希腊运动员那样的裸体形象。这座雕像高达5米多,是一个体格健美、意志坚强的英俊青年。卷曲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略皱的眉头与紧抿的嘴唇以及肌肉发达、匀称的躯体,都具有超凡的神采,具有青春的伟力。他虽然手握投石器,双目似乎正在怒视着敌人,然而却没有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有的只是沉着镇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米开朗琪罗的成功是因为他理解英雄的真正含义并不在于最后的胜利,也不在于惊险搏斗的瞬间,而全在于内心意志的坚定;还因为他出色地以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渲泄出人类对于掌握自己命运的坚定信念,渲泄出他心中回荡着的青春的力量不可战胜的炽热激情。
拉斐尔在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风格中,与米开朗琪罗的雄强形成对照的是拉斐尔的优雅、秀美。拉斐尔(RaffaelloSanzio,1483~1520年)虽然画过《雅典学院》那样反映盛期文艺复兴古典理想的宏篇巨制,但对后代影响远不及他画的圣母像。拉斐尔将达·芬奇的绘画技巧与米开朗琪罗的纪念碑式的人物造型融合在一起,赋予他的绘画以古典式的均衡和有所克制的端庄,他的风格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美学理想。
他的圣母像中最为卓越的是《西斯廷圣母》,这是他为西斯廷教堂作的祭坛画。画面上帷幕拉开,圣母玛利亚抱着耶稣,脚踏着迷漫的白云走下来;右下方是迎接圣母的女圣徒巴尔巴拉,左边是身着锦袍的教皇;最底下是两个小天使。在拉斐尔圣母题材的作品中,总是充满了牧歌式的妩媚,他的圣母形象虽得之于现实的人物,但其端庄、秀丽、典雅的美却是非常理想化的,尽管许多画幅采用了自然风光为背景,但那一份恬静、安详,与人物心态的超脱却不是凡尘中所有的。
《西斯廷圣母》在表现手法上虽然不避“神化”,如圣母踏着祥云,画面上还有身生双翼的小天使,但画中人物的神情确充满世俗的感情。圣母的面部含着一丝隐忧,使人感受的是一种奉献的崇高感,像那些把自己儿子无私地奉献给人间的母亲;幼小的耶稣,他惊讶、迷惑的神情赋予他救助人世的使命感。这幅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忧患意识使拉斐尔的画风升华到新的高度。可惜天才的画家只活了37岁,这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幅作品。
“威尼斯画派”威尼斯在16世纪时是意大利的一个政治较为稳定、商业贸易非常繁荣的城市,它的艺术主要是为商人和为社会权贵服务的。活动在这里的艺术家形成了风格相近的“威尼斯画派”,其特点是明朗、乐观、生气勃勃,在色彩的运用上更取得突出的成就,被誉为“上帝的庞儿”的提香就是这个画派承前启后的一位重要画家。
《花神》取材于罗马神话,画的是花神弗罗拉。这是一位青春焕发的少女,比起波提比利的女神,她更接近现实中的人物,她生活在繁花似锦的春天,她典雅中不乏活泼,眉宇间满含聪慧。提香作画笔势豪放,他不但发现了“笔触”的感染力,同时还是一位色彩大师,特别擅长金黄色调,因而有“金色提香”之誉,《花神》一画的色调便具有这种特色。
意大利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而在北欧诸国,也产生过一批有世界影响的大师,尼德兰的凡·爱克兄弟,是油画技术的革新者,他们最先用快
干油作画,这种方法为威尼斯画派广泛采用。
勃鲁盖尔意大利文艺复兴所取得的成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们中的许多人心怀景仰来到这里学习、研讨,意大利各流派对他们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然而,16世纪中期的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PieterBrueghel,1525~1569年),却是一个例外。他虽游历过法国、意大利,但阿尔卑斯山的自然风景似乎对他更有影响,他喜爱的题材是农民的生活、他们的风俗习惯,因而有“农民勃鲁盖尔”之称。他的作品充溢着土风情调和乡间风采。
《农民的舞蹈》描绘了农民生活的狂欢场面。在村口的一块平地上,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在欢歌痛饮,他们装束朴实洒脱,尽情享受这难得的闲暇。这完全不同于太太小姐们精致优雅的沙龙,这是粗犷的泥土之歌,带着乡土气息的农民被描画得笨拙、幽默甚至有点滑稽可笑,这正是艺术家对劳动人民由衷的赞美。这种反映农民生活的风俗画,在西方美术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丢勒欧洲早期的木刻图画,多用于为圣经作插图。到了15世纪末期,有一位年轻的德国艺术家,广泛吸收了前人的成果,把版画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他就是丢勒(AldrechtDürer,1471~1528年)。丢勒曾经四处游历,与当时许多杰出人物有过交往,他还擅长于油画。他的版画刻工精细,极其重视人体比例和透视关系,一丝不苟到连浓密的发丝也描绘出来。他27岁那年,创作了木刻组画《启示录》。表现的虽是宗教题材,却较为隐秘地表现了艺术家的人文主义思想感情。
《四骑士》是组画中精彩作品之一。画面上四个骑士降临人间,分别象征疾病、战争、饥饿和死亡。张弓射箭的是疾病;持剑的是战争,手拿天平的骑士是饥饿;貌似骷髅的骑士是死亡。他们形象怪异、杀气腾腾,被刻画得极有气势。有的美术史家认为。这是暗喻教廷对人民的压榨及人民蒙受的苦难;另外则有人认为,这是借圣经题材来批判教会首领,因为被马踢倒的人中,不仅有僧侣、贵族,还有头戴金冠的主教。
丢勒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巨匠,他是画家,精通铜版雕刻,又是雕刻家、建筑师,对多学科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荷尔拜因德国还有一位著名的画家荷尔拜因(HansHolbeintheyoung,1497~1543年),他不仅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版画,而且是一位肖像画大师,他以深刻的洞察力刻画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他笔下人物坚毅的性格,正是当时人文主义者的写照。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