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勒惠支有一位女画家,她的一生都在为社会的不公正、为在战争和残暴下牺牲的人们大声疾呼、伸张正义,并且曾经满腔热情地迎接俄国的十月革命和德国的十一月革命,她毕生都致力于创作对社会有益、并易于为人们所理解的美术作品。她就是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KǎtheKollwitz,1867~1945年)。她的作品在30年代就被鲁迅先生介绍到中国,当时鼓舞了许多文艺青年投身到斗争的洪流中去。鲁迅先生说:“在女性的艺术家中,震动了世界的现在几乎无出于凯绥·珂勒惠支之上。”
珂勒惠支出生在一个具有民主和革命气氛的家庭里,青年时代学过绘画、雕刻。后来,她终于选择了黑白版画来表现变动的社会生活,版画的黑白主调单纯、有力,能更深刻地揭示社会真相。珂勒惠支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并且以娴熟的技巧传达出她心中的思想和激情。
组画《农民战争》是她的代表作品,取材于德国16世纪的农民起义,由7幅作品组成。《反抗》是其中的一幅:一位妇女伸出双臂,号召起义队伍向前冲锋。她出现在画面上虽然只是一个背影,但她的姿势让人感到无穷力量,使人顿生勇往直前之心;起义的农民汇成排山倒海的队伍,有锐不可挡之势。珂勒惠支的风格雄劲泼辣,她不用柔弱的细线,不专门描摹精微的细节,画面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痕迹;粗犷的线条表现力极强,不仅有深入人心的感染力,而且比许多彩色油画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同时,她的线条似能发出呐喊之声。她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世界观,鼓舞着千百万为自由而战的人们。
肯特另外一位同样以黑白版画为主要艺术语言,其作品同样在30年代就为中国人民熟知和热爱的画家是美国人肯特(RockwellKent,1882~1971年)。
肯特一生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多才多艺,性格坚毅,爱憎分明,曾是一位无畏的探险家,到过北冰洋和格陵兰;他的诗质朴感人,被译成多种文字;他还是一位和平战士,为反法西斯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当然,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他的黑白版画。
在他的木刻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个强壮的男人,这其实是自由、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回港》,这个人物手扶船帆,在漫天的浓云中返航回港。远处是依稀可辨的岸上景物,大海波涛翻滚,他向远方伸出了手,似在向远方呼唤,又像是要以结实的臂膀拥抱世界。这是征服了惊涛骇浪之后,人的肢体和心灵的自由的舒展,这也是人与大海在精神气魄上声息相通,融为一体的瞬间。海洋不再是险恶莫测的,它只是衬托出人的尊严和力量是何等的高贵。这幅作品的视平线很低,大面积的黑色渲染了气氛,人物顶天立地,刻画简洁而不失细部的准确。
肯特的作品不仅在构图和黑白对比的运用上非常讲究,而且强调其装饰意味,他的作品还具有强烈的感人肺腑的力量。他选取的形象源于生活,具有独特的魅力,井且能把平凡的动作,提炼成极富美感的造型。那种黑白对比中的和谐,犹如交响诗一样蕴含着丰厚的感染力。
下面的论述中所涉及到的艺术品,似乎不能使人一目了然,看惯了画面清晰、主题明确、形象写实的作品,再来看下面介绍的作品,一定会有茫然不知所云的感觉,人们自然会习惯地问:这幅画是什么意思?这张作品好在
哪里?这些问题也实在不好回答。人们只能耐心地通过逐渐的熟悉、分析、理解,然后才能进入到欣赏的境地中去。但不管怎样,应该相信,凡是经过人类历史长河筛选而留下来的艺术品,一定有其闪光的价值,总有一天,你会对它们产生由衷的喜爱。
“表现主义”20世纪初,德国兴起了一个艺术流派,叫做“表现主义”,虽然这个画派的画家并不都是德国人,但他们都是对社会强烈不满的青年。他们怀有强烈的愿望,希图用种种手段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那些隐藏于事物后面的超越尘世的存在。当时的德国是一个充满着阵痛的社会,在他们看来,周围是一片虚伪和冷峻,不是冷漠得要死便是狂热得发疯,为超脱自我而奔突的心灵像钟摆一样在无数痛苦的两极之间晃荡:自由与羁绊,个人与群众,理智与本能,理想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等等。他们见到太多的人类忍受的贫穷、苦难,他们认为过去艺术大师所描绘的美景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他们决心面对这个严酷的世界,寻找自己的风格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他们在艺术中力图摈弃那种“理想美”的甜美和光润,不惜以平凡、甚至丑陋的形象来入画。
柏林,是德意志帝国的首都,“表现主义”最早就产生在这里。这是一座动乱之城。在这里汇集着贵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欧洲各种势力,是一个炽热的旋涡。画家们大都感到了社会危机的不祥之兆,他们要用画笔把这种末日将临的压抑与痛苦渲泄出来。表现主义画家迈德纳尔(LudwigMeidner,1884~1966)的作品《燃烧的城市》最具代表性。他以粗犷有力的笔触描绘出一幅令人无法拒绝的、灾难正降临城市的恐怖景象。画中的城市好像同时在经受着地震、战争、破坏、溃败。房屋燃烧、废墟瓦砾、尸横遍街、人群惊恐奔突。画家自己写道:“日日夜夜,我画我的忧虑、世界的末日、骷髅因为世界早已在我的画笔上投下了咆哮不安的阴影。”“到处都是废墟、破烂和灰烬我脑海中不断出现魔鬼的景象,我看到成千的骷髅在乱舞,坟墓以及烧毁了的城市”这正是这幅画的最好注脚。
“表现主义”其实可以上溯到19世纪,挪威画家蒙克(EdvardMunch,1963~1944年)可以说是表现主义先驱。他曾于1892年在柏林办过一个画展,因公众认为他的作品形象恐怖而被迫停展。他的作品那样深地撩拨了青年一代表现主义画家的怀疑与反叛的心弦。他曾就《呼号》这个题材创作过多幅油画和版画的变体,这里选的是版画。一个像是受到极大惊吓的人在桥上大声狂呼,他变了形的脸活像一具骷髅,人们不知道他在呼喊什么,阴惨的背景组成的回旋像是呼号发出的声波,使人产生大难就要临头的感觉。但是,这个呼号的人是孤独的,桥上的另外两个人对这些似乎毫无觉察,这真是一幅令人心惊胆颤的图景,它好像把人类心灵中所有的痛苦、狂乱和挣扎全部用绘画的语言表达出来了。
“野兽派”20世纪初,法国也有那么几个强调个人主观表现的艺术家。由于他们的作品表现出对自然外形的漠视和对强烈色彩的偏好的画风,被某些评论家认为太过“野蛮”,像一群野兽,后来,人们就称他们为“野兽派”。“野兽派”虽然也强调情感的作用,但和“表现主义”比起来,他们更注重色彩在表现情绪时的协调、对比和装饰美。马蒂斯(HenryMatisse,1869~1954年)是“野兽派”最著名的人物。他能以流畅的线条勾画极富神韵的速写,他的剪纸,充满奇妙的想象,在色彩方面的才能,他更是独具匠心。他从东方艺术和黑人艺术中汲取营养,会把很鲜艳的色彩,即使是未加
调和的生色也配置得谐调悦目、高雅均衡。看他的作品,常引起视觉上的愉快,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他一生所追求的座右铭是,作品就是要给劳顿的人们提供一张舒适的安乐椅。他的《红色的和声》用飞动有节奏的线条描出物象,填上艳丽的色彩。桌布的色彩、图案和墙纸的色彩和图案是一样的,都是在红底上绘着蓝色的花,它们是这幅画的主调。窗外的风景就像镶在画框里的图画,大块的绿色和人物的黑上衣、白围裙对整幅画的色彩起着均衡的作用。椅垫、水果、瓶子里的饮料和人物的头发用有跳跃感的黄色,形成欢快回荡的色彩旋律。为了画面的装筛趣味,还大胆地使人物变形,以与画中的对象取得一致。马蒂斯梦想一种平和、纯洁、宁静的艺术,他希望艺术传达的是舒适安宁的感受;因此,尽管他的生活中有过痛苦的经历,但却从未在作品中反映出来。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