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活动过程。要使这一活动能持续不断地螺旋式上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状态的形成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不断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对美术的学习产生自觉主动的要求。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始终于“愤悱”状态,笔者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把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分为四个程序,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兴趣
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本身是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活动具有一定的心理特征,即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一种“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人们总喜欢看那些新鲜的或未曾见过的东西,总爱看那些奇怪异样、超凡脱俗的东西,即具有特殊意味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能改变欣赏者视觉原来的注意指向,引起强烈的无意注意,引起视觉兴奋,促使美的兴趣增加,而兴趣越增加则审美的欲望就越递进发展。
根据这一审美认识心理特征,笔者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一开始便向学生出示大型的范画,或放幻灯、用投影仪,并配以美妙的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
当学生进入欣赏活动之中时,其视觉不仅仅只停留在一个知觉水平上,往往表现出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欲望。这种欲望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知觉深
度的探求,如欣赏一幅风景画,不仅要看近景,还要向透视的深远方向看去,寻找更吸引人的东西;二是对未知深度的探示,即不仅看画面上的东西,也总想看到被画面遮住的东西,更想看清楚这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此时,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好奇,急于想知道为什么,此时,引而不发,根据学生急于想知道为什么的心理状态,及时提问加以启示:
这幅画是一幅什么样的画?表达了什么思想内容?
这幅画使用了哪些表现技法?有什么艺术特色?
这幅画用了哪些绘画步骤?如果要你来画你打算怎样画?
通过自觉性感性认识,和教师对问题的提出与启示,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阶段,达到了极度兴奋的状态。
二、阅读讨论,激发学生的理性认识兴趣
通过感性认识和启示,使学生急于寻求解惑,结合这时学生的心理状态,老师及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带着问题结合范画做到三读:一读范画的形式内容,了解范画的艺术特色、思想内容;二读技法,了解基本表现方法;三读步骤,了解每一步的画法程序。
通过阅读与思考,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对有些问题尚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而且他们对于自己的理解似信非信,还有些问题有待于教师解惑。结合这时的心理状态,教师及时进行诱导,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在讨论过程中,应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既要穿针引线,又要结合教材,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予以纠正、归纳、总结,使学生得出明晰的结论。这种讨论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明辨是非,掌握知识、技法,并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组织练习,激发学生的实践认识兴趣
在启发讨论的活动中,学生已获得了大量的理性认识,明辨了是非、了解了技法。这时的学生已不满足于观察和欣赏,他们跃跃欲试,企图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理性认识,要求自己能动手画,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感受,以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根据学生此时急于动手操作的心理状态,教师因势利导,及时组织他们练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情绪,教师可在练习过程中轻声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轻音乐,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尽情挥洒,它能激发想象联想,促进形象思维的展开,逐渐使学生进入创作的艺术境界中去。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巡回辅导。巡回辅导之初,教师不要马上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要着眼于全班学生掌握绘画方法步骤,使学生有序地操作练习。巡视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予以纠正,并及时发现正确的作业,以其作为示范展示给学生,使错误的同学及时改正,正确者继续进行。当全班学生置身于绘画的艺术境界中时,也是教师个别辅导的时候。个别辅导时,教师的声音不要过高,以免影响其他同学。
在巡回辅导过程中,发现共同性问题时,不妨找一幅典型的作业为例,让全班暂停操作,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四、讲解示范,激发学生的综合认识兴趣
通过操作练习,学生已满足了自我表现的愿望。但是作业完成后的效果是否符合要求,自己的画法是否正确,这是他们急于想知道的问题。此时教师要趁热打铁,把课堂练习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讲评,肯定其优点,找出缺点,并提出今后改进方法。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师对作业的讲评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尤其一些技法问题,只凭讲是无法说清楚的,必须亲自动手去示范,才能使学生获得直观视觉信息。通过直观感受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教师示范过程的系列表象,并把教师的画法与自己的画法相比较,找出同与不同,在借鉴中寻求调整方法。在示范的同时,教师再配以简洁的“画龙点睛”的讲解,让学生在一目了然的情景中接受知识技法,从而获得综合认识。
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抓住学生在学习各阶段的心理状态,把美术教学贯穿始终,形成四个程序: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操作实践→综合认识。它体现了哲学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再从实践中形成新认识这一科学的认识规律。遵循这一规律,始终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思维,操作等能力。
以上教法只是我在美术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不当之处敬请方家赐教。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