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提出
现行的美术教材中,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有绘画、工艺和欣赏。而在绘画内容中,包括蜡笔画、铅笔画、蜡笔水彩画和彩墨画等;工艺中,有纸工、泥工、拼贴的拓印等;欣赏里边,又有中外名作欣赏和儿童美术作品欣赏。所有这些内容,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造型知识与技能教育。但是,此教材编写时,内容的重心偏向于城市学生的实际。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家庭一般不是很富裕,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按教材要求去拥有一套绘画工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按教材要求去进行各种材料的制作,这确实很难办到。在这情况下,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可以从农村孩子爱玩的泥巴上入手,加强泥塑教学,并同时使之与绘画相结合,从而逐步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994年9月开始,笔者进行此项实验。
二、实验的目标
此项实验,根据农村学生经济相对贫困、美术课程难以按教材安排如期进行的实际,结合农村孩子爱玩泥巴这个特征,着重加强了泥塑教学,并且使之与绘画相结合,相辅相成,进行综合练习。由于此实验激发了学生爱玩的天性,无形中使教学向“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的乐学方面转变,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中,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和培养他们高雅的审美意识之目的。
三、实验的班级、周期及教材
这项实验从1994年9月开始,到1996年6月暂告一段落。按从一至二年级四个学期进行。1994年9月入学的(2)班为实验班,(1)班为控制班。控制班的课程尽可能按教材内容如期进行。实验班的教学内容,则根据大纲的基本精神及本地实际,教学内容稍有变动,增加了泥塑训练内容,删掉一些难以办到或可以省略的内容。同时,制订好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实验计划,着重设计了实验班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时,笔者本着不违背大纲精神的原则,安排进度,增删内容,控制好无关变量,力求做到全面、合理、实用,以便能正确反映出实验效果。
四、实验过程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1.泥巴游戏,引发兴趣
学生进入学校后,对一切都感到新鲜,都觉得有趣。起先,笔者让他们尽情地玩泥巴,在这种“过家家”式的“泥巴游戏”中,学生兴趣都很浓,也能做出不少东西来。但是,毕竟经验和技法有限,经过一阵子的搓来捏去之后,做出来的东西都差不多,这时候,他们都急不可待,希望老师能教给他们新的内容、新的技法。
2.实际出发,单个成形
用“泥巴游戏”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后,接下来笔者就因势利导,从生活中最熟悉、最简单的物体入手,让学生掌握单个形体的基本捏法。笔者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也都是把相同或相似类型的物体安排在同一个单元里进行练习,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分析比较练习后,不但让学生较方便地掌握了同一类型或相似类型物体的基本捏法,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由简到繁,多个组合
在掌握单个形体的塑造方法之后,笔者就让学生将各个单一的形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且配上一个动听的故事。在组合过程中,可以让他们按下列步骤去想去做:谁?在哪里?干什么?周围还有哪些东西?按这个顺序去制作安排,大部分学生都能一边做一边随口念出故事来。最后,让他们对着自己的作品,编出一个故事来讲给大家听,有的作品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讲起来,故事却很长很动听,说明他们制作时,都是用“心”去做的。通过这样的训练,在不断提高动手制作能力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泥塑与绘画相结合
经过每个单元的泥塑训练后,学生对物体的基本特征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这时候,就可以让他们以绘画的形式,将泥塑作品的内容表现出来。当然,并不是所有内容都是先塑后画的。比较简单的,可以先画后塑,例如三册《交通工具》、《神气的大公鸡》等。适合画而不适合塑的,就以绘画形式来表现,例如《画彩虹》、《画太阳》等。可画又可塑的内容,笔者一般都要他们既塑又画,通过这样的交替综合练习后,不但提高了绘画、泥塑技能,也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这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他们在创作中,也能真正体会到创造性劳动的愉悦,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挖掘了自身潜在的创造力。课外时间他们也会时不时地在家长面前露一手,得到夸奖后,学习和创作的欲望也就更加高涨了。
(二)以点带面,以面带点
1.以点带面
学校里有个泥塑兴趣小组,课外时间笔者常去辅导他们练习。实验班中,有好几个泥塑造型能力较强的同学也在这个组里,于是笔者就将一些新的内容和技法先教给他们,再让他们去辅导其他同学练习。这样,以点带面,教师可以省去许多精力,而且他们在手把手的教和学中,建立了友情,培养了集体主义和互帮互学精神。
2.以面带点
在课堂教学中,总有一些学生反应稍慢,不能马上领会或掌握新的内容。笔者就多指导这些学生,使他们能跟上大家的步伐,不做掉队的“点”,跟上整个“面”。对他们,要多鼓励,多帮助,使他们不自卑,树立起信心,共同进步。
(三)多讲评,多办展览,多参观
每一堂课上,笔者都要挑几件做得较好的及有典型缺点的作品来,让大家一起来讲评,一起来谈谈对这一些作品的看法。多进行这样的讲评,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也为他们指出了应该努力的方向。同时,多举办年级段、全校性的作品展览,多参观村里木雕艺人的制作工场,可以让学生在观摩欣赏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五、实验效果
由于实验班加强了泥塑教学,使他们在课堂上动手制作泥塑的次数比控制班多2.5倍,这就使他们的右脑智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同时带动了审美能力的快速提高。笔者曾作过统计,制作同样题材的泥塑作品,实验班的平均速度比控制班的平均速度快2.1倍左右,同时质量也比控制班的好得多。实验班的综合素质现在也比控制班强得多,在语文、数学、体育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素质都比控制班强(各科1995年学第一学期的考试成绩对照附后)。并且,调查中表明;对各学科显示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有一半以上回答是与喜爱玩泥塑有关。实验证明,以泥塑教学为突破口,同时使之与绘画相结合,比较适宜当前农村美术教学的实际,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好办法。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