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艺美术的实用性于审美性关系
中国传统的国画艺术特别是宋代开始兴起的文人画艺术,旨在抒发画家丰富的个人情感,是由画家真实的个人内在情绪所引发,它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具有艺术家强烈的个性化,是一种独特和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有着不同的审美原则,可以说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审美,它追求的是感官的愉悦性和内涵和丰富性。而我国工艺美术的形成却是以社会和生活中的实用性为起源,以审美性为辅助的,目的性较强的美术制作,它不一定是艺术的创造。比如建筑物上的壁画、艺术出版图书、广告制作、物品色彩和形态的设计等,可以说工艺美术是艺术和实用的双重需要,在实用性的同时兼顾艺术性,在审美与实用性上实现高度的统一。
2、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和民族、宗教的折射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望,人们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就会以自己的愿望来臆想或者借用美化出一些符号和图腾,然后将其工艺和美术化,以装饰自己眼前的事物。这种原生的工艺美术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宗教性、民族性和民俗性,它往往体现的是一个民族、一种宗教或一个区域的共同信仰,所以,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有时,工艺美术也作为一种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实践、大事件的办理和纪念、人们的祈望和心愿的一种记录和铭刻。它一般不太受当时美学艺术流派的束缚和限制,可以以任何事物为载体,也可以用任何一种表现和记录形式。所以说,工艺美术在一定的统一内也存在其艺术个性及独特的审美情趣。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