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版本的美术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材的内容安排具有层次性和科学性,都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来组织内容。在内容的综合性方面,两个版本的教材内容都有所欠缺,尤其是美术与其它学科之间,美术与国际交流、美术与市场等方面的内容很少涉及。以往的教材内容相对孤立,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比较零碎、片段化,教材的编写应重视内容的综合性,把美术的学习放在一个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去对待,加强美术与各学科,与社会生生活等方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开放眼光。教材内容的编选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内容既要涉及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最近国家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其中关于完善教材体系方面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根据修订后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修订相关教材。”[3]
两个版本的美术教材都可以再适当地加进一些典型的传统艺术作品、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工艺作品等并引导学生把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作品放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来理解,感受其表达的深刻思想和情感。由此,可逐步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今后的文化传承创新奠定基础。教材内容的编写还要注重知识的基础性,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基础性还体现在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上,知识即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又是学生未来学习其它知识的基础,既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又要有利于教师引导。
美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美术教材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美术教材的编写应与时俱进,即要有中国特色,又要具有国际视野。教材的内容编写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关注学生的人生幸福。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