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九色鹿》中的角色造型大量吸取了敦煌壁画中的绘画元素。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但壁画更加粗旷,动画则更加细致和完善。角色造型更具符号化,正面角色无比光辉美丽,而反面角色则丑陋不堪。
1、九色鹿
动画片中的主角九色鹿有明显的女性特质,抛弃了大漠的狂野和粗线条,变得婀娜多姿,温婉动人。身体洁白,身上有五块月牙形的彩色,具备了身为鹿王的神采,同时又又让人觉得温和亲近,不论是儿童还是大人都会喜欢这样的角色造型。这样一来,去掉了佛教壁画的严肃和深奥,更加通俗和直接,很大程度的扩展了使受众群体。正如印度的佛造像当中,观音菩萨的造像都是男性,而传入中原地区之后观音菩萨的造像全都变成了女性。这无疑体现了中原地区人的审美取向和审美习惯,认为一个充满慈爱和怜悯之心的角色,就应该是一个女性。
佛经当中的九色鹿是跪在国王面前向国王陈述的,而壁画当中的九色鹿是站着的,身姿高傲挺拔,优美自然。动画片的九色鹿继承了这一点,同时更加的温润善良,极具亲和力。
2、采药人
壁画当中的采药人在被九色鹿救了之后身体是还是白色的,此时的他还是一个普通的人,人物的形象也和其他人物的形象类似,并没有在人物造型上体现出他是一个坏人。当他把九色鹿的所在地告诉国王,并带国王来捉捕九色鹿的时候身体已经变成青色,长满了白色的赖疮。说明当它违背了他的誓言的时候,应有的报应很快就来了。而动画片中的采药人开始身体是棕色的,纤瘦弯曲的身子,尖嘴猴腮,一字连心眉,眉眼间都体现出他是一个坏人,与其他的兵士和百姓以及国王有很明显的区别。当他心生邪念的时候,身体就立刻变成了青色,蚊虫立马就上来咬他,动画片把他的坏体现到了一个极致。
壁画中强调的是“报应”这一佛学思想,所以人物造型没有明显的体现出人和人的区别,在人物角色的定位上没有明确的性格定位。而动画片在塑造角色上,更注重典型性,符号化。
3、舞伎和飞天
动画片中的舞伎和飞天都明显的借鉴了敦煌壁画当中的天宫乐伎造型。上身赤裸,身姿柔美。比起敦煌壁画来,动画片中的舞伎和飞天线条非常细致完美,色彩柔和。飞天的那一抹红裙更是非常的精彩。整个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很强。敦煌壁画中的很多天宫乐伎和飞天都画了一个圆润的腹部,而动画片把这一特点更加放大和凸显,使舞伎和飞天更加的韵味十足。
4、国王和王后
动画片中的国王没有借鉴敦煌壁画,服装的样式和肩部的图案都来源于先秦时期的帝王冕服。但按照古代规定,凡穿冕服者必戴冕冠,这个国王并没有戴冕冠。王后的服装和唐朝女子穿的坦胸衫非常相似,但又不是很典型。一个先秦帝王和一个唐朝皇后,不得不说,动画片在这两个角色的设计上确实不够考究。但动画片本身没有说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仅仅是表现身份而已,也没必要太过追究。况且《鹿王本生》壁画图本身也是五花八门的服饰。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