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全10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当今白马人聚居的甘肃省文县和四川省平武、九寨沟县,地处甘川交界地带,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温润宜人。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多元文化兼容并蓄、薪火相传,绘织成一幅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文化长卷。白马人民俗文化便是这幅长卷中的一朵奇葩。白马人是白马氏后裔,当代学术界称白马藏族,约2万人,被人类学家称为东亚太陆上*为古老的部族。他们独特的信仰、语言、服饰、歌曲、舞蹈和生产生活习俗历经千年而血脉延续,他们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饱经沧桑而保存至今。文县傩舞“池哥昼”被国务院列入国家**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充名录。文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白马人民俗),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之乡”;文县铁楼藏族乡入贡山、草河坝、石门沟村案板地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麦贡山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时,平武县的“跳曹盖”和九寨沟县的“馅舞”、“南坪小调”、“熊猫舞”等都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马文化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独树一帜、独具魅力,是我们传承弘扬民俗文化的奇异瑰宝。
白马氏人为中华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建立了前秦、后凉及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地方政权。虽然白马人在新中国成立时被登记为藏族,但许多方面都有别于藏族。白马人坚守着以自然崇拜为基础、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多神信仰习俗。白马人能歌善舞,他们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池哥昼”以原始古朴、粗犷、豪放著称于世。白马人的服饰绚丽奇特,文化符号丰厚,从头饰到发饰、胸饰、衣饰、腰饰直至脚饰,构成了完整和谐的统一体,风格独特、赏心悦目,在我国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白马人的婚俗世代相袭,不与外族通婚的族规,保留了白马人纯正的血脉。白马人没有文字,却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口耳相传,千年不绝。在古老神奇的土地上,粗犷强悍的白马人,跳着热情豪放的火圈舞,品着醇香四溢的咂杆酒,唱着酣畅抒情的敬酒歌,描绘出一幅瑰丽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画卷。
千年风雨,千年乡愁,白马河、夺补河依然静静地流淌着。但是随着现代文明进入白马山寨,白马人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一些白马民俗文化正在被人们遗弃和淡忘,甚至消失。抢救、保护、传承这一原始古朴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风俗,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成为历史赋予社会各界的神圣职责。
陇南市政协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陇南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自觉地把保护传承白马人民俗文化作为存史资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联系广泛、人才汇聚的优势,在市直有关部门和文县、平武县、九寨沟县的支持配合下,对白马人民俗文化的整理研究、保护利用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许多艰苦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一系列白马人民俗文化的书籍,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2014年以来,陇南市政协把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整理列入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确定专门人员,一方面着眼于白马人民族语言的抢救挖掘,广泛采集白马人语言资料,开展《白马汉大词典》编辑工作;另一方面,更进一步深入、系统、全面地挖掘整理白马人民俗文化资料,又编辑了《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分为 《信仰卷(上下册)》《非物质文化遗产卷》《论文卷》《服饰卷》《舞蹈卷》《歌曲卷》《杂歌卷》《故事卷》《散文卷》。
当前,铺天盖地的西方文化以及传播迅速的现代文明,深刻地影响着民族民俗文化的延续与生存。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对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编辑出版《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全面系统地保存民族民俗文化资料,为更多的专家学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深入研究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资料, 以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我们为此做出的一点努力。
我们希望,《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 的出版发行,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白马人民俗文化的挖掘、研究和保护工作中来,有更多更好的成果问世。

书籍特色

组织白马文化专家深入文县铁楼藏族乡、石鸡坝乡和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的白马人聚居区的20多个白马山寨,跋山涉水调查,进村入户走访,广泛搜集资料

书系分为《信仰卷(上下册)》《非物质文化遗产卷》《论文卷》《服饰卷》《舞蹈卷》《歌曲卷》《杂歌卷》《故事卷》《散文卷》

部分分册配有若干精美的图片,极富欣赏性

对白马人的民俗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保护和传承白马人民俗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当今白马人聚居的甘肃省文县和四川省平武、九寨沟县,地处甘川交界地带,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温润宜人。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多元文化兼容并蓄、薪火相传,绘织成一幅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文化长卷。白马人民俗文化便是这幅长卷中的一朵奇葩。白马人是白马氏后裔,当代学术界称白马藏族,约2万人,被人类学家称为东亚太陆上*为古老的部族。他们独特的信仰、语言、服饰、歌曲、舞蹈和生产生活习俗历经千年而血脉延续,他们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饱经沧桑而保存至今。文县傩舞“池哥昼”被国务院列入国家**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充名录。文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白马人民俗),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之乡”;文县铁楼藏族乡入贡山、草河坝、石门沟村案板地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麦贡山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时,平武县的“跳曹盖”和九寨沟县的“馅舞”、“南坪小调”、“熊猫舞”等都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马文化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独树一帜、独具魅力,是我们传承弘扬民俗文化的奇异瑰宝。

白马氏人为中华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建立了前秦、后凉及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地方政权。虽然白马人在新中国成立时被登记为藏族,但许多方面都有别于藏族。白马人坚守着以自然崇拜为基础、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多神信仰习俗。白马人能歌善舞,他们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池哥昼”以原始古朴、粗犷、豪放著称于世。白马人的服饰绚丽奇特,文化符号丰厚,从头饰到发饰、胸饰、衣饰、腰饰直至脚饰,构成了完整和谐的统一体,风格独特、赏心悦目,在我国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白马人的婚俗世代相袭,不与外族通婚的族规,保留了白马人纯正的血脉。白马人没有文字,却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口耳相传,千年不绝。在古老神奇的土地上,粗犷强悍的白马人,跳着热情豪放的火圈舞,品着醇香四溢的咂杆酒,唱着酣畅抒情的敬酒歌,描绘出一幅瑰丽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画卷。

千年风雨,千年乡愁,白马河、夺补河依然静静地流淌着。但是随着现代文明进入白马山寨,白马人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一些白马民俗文化正在被人们遗弃和淡忘,甚至消失。抢救、保护、传承这一原始古朴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风俗,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成为历史赋予社会各界的神圣职责。

陇南市政协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陇南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自觉地把保护传承白马人民俗文化作为存史资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联系广泛、人才汇聚的优势,在市直有关部门和文县、平武县、九寨沟县的支持配合下,对白马人民俗文化的整理研究、保护利用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许多艰苦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一系列白马人民俗文化的书籍,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2014年以来,陇南市政协把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整理列入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确定专门人员,一方面着眼于白马人民族语言的抢救挖掘,广泛采集白马人语言资料,开展《白马汉大词典》编辑工作;另一方面,更进一步深入、系统、全面地挖掘整理白马人民俗文化资料,又编辑了《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分为 《信仰卷(上下册)》《非物质文化遗产卷》《论文卷》《服饰卷》《舞蹈卷》《歌曲卷》《杂歌卷》《故事卷》《散文卷》。

当前,铺天盖地的西方文化以及传播迅速的现代文明,深刻地影响着民族民俗文化的延续与生存。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对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编辑出版《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全面系统地保存民族民俗文化资料,为更多的专家学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深入研究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资料, 以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我们为此做出的一点努力。

我们希望,《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 的出版发行,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白马人民俗文化的挖掘、研究和保护工作中来,有更多更好的成果问世。



作者简介

  任跃章,男,汉族,1955年8月出生,甘肃文县人,中央党校大学学历, 197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甘肃省陇南市政协主席。

  邱雷生,男,甘肃陇南白马人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