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清代家具是中國歷代家具中數量*多、分佈地區*廣的一代家具。清代製作的家俱主要分為明式和清式兩類。明式家具,起源於明代前期,歷明入清,不受朝代割裂。對明式家具的輝煌成就,清代有一定貢獻。清式家具,創始於康熙年間,雍正時期風格大成,乾隆時期達到鼎盛。清式家具特有風格的形成,與康乾盛世的歷史環境、滿漢文化的融合有直接關係。清代又是中國各類手工藝品製作技藝達到極高水平的時代。清式家具在借鑒吸收各種工藝品製作技藝、與多種工藝相結合、吸取外來文化等方面都有顯著成就。清式家具本身的標新立異、仿古又不拘泥於古式的特點,也頗具研究價值,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佔有一定地位。整體來看,清乾隆以前製作的明式和清式家具中成功之作較多,其中有些成為聞名遐邇傳世重器。乾隆時期的清式家具,尤其是宮廷中製作使用的家具,品種繁多,式樣獨特,用料精良,做工精湛,有許多上乘之作。本書主要介紹這些得以保留下來已成為珍貴歷史文物的家具。
书籍特色
全书载二百二十多幅图片、五万余言,由概论篇和图版篇两部分组成。概论篇是对清式家具的一个素描;图版篇收录了一百四十余件清代家具,每件附有说明。所收录的家具来自北京、香港、台湾,以至欧美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其中有精品,也有平庸之作;既有皇家使用的宫廷家具,也有民间的一般家具;有清式家具,也有制作於清代的明式家具,以符合全面、客观、真实的三项原则。本书图文并重,使读者对清代家具的真实面貌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研究任何一门学问,持严肃的科学态度,十分必要。家青先生是学科学的,本书可以证明他把严肃的科学态度带到了家具研究中。列入《附录)的<紫檀与紫檀家具)一文,可以说是迄今所见对这一木材及其制品讲得*清楚、*实事求是、不模棱两可、不譁众取宠的一篇文章。他把实物观察、匠师经验、档案记录三者结合起来,再加上科学试验才写出来的。据我所知,祁丽君先生的《清代宫廷家具紫檀与新紫檀木材比较研究》一文之由来,也是家青先生为了解决自己的困惑,不得不请求林业学专家大力支援,商定题目,经过宫昤研穷,写成真题报告,才引用到自己的文中的。
传世家具的准确断代问题,直到现在也未能得到满意的解决。家青先生没有将《图版篇)的实例——注明具体年代,不得视为知识贫乏,却说明他很老实,知道多少说多少。不过<清代家具),有不少章节讲的就是断代。例如对康熙时期十二幅‘‘美人绢画”中的家具,逐件进行辨别分析,哪几件属於明代,哪几件带有明显的清式特点。这一研究不仅对清代家具断代,就是对明式家具断代也有帮助。又如他把清代家具分为“明清之际”、“清早期”、“清中期”、“清中晚期”、“清晚期”五个时期,这也比我在《明式家具研究》试图把明式家具分为明代早、中、晚和清前期要精密一些。《家具种类说明》特意把清代始有及较为流行的品种提出来,详论其功能、造型、结构、装饰与前此已有家具的差异。《紫檀与紫檀家具》指出采用木材解剖学,据吸收光谱曲綫的不同,可以准确地把新旧紫檀区分开来。二者都是为断代提供依据和办法。总之,我们不能说《清代家具》对准确断代有了新的突破,但承认它有助於这个问题的解决,似乎并未言过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