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香林论学书札》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乙堂先生早年曾任中山大学校长室秘书长及史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至一九四九年移席香港止,为校而南中国之史学重镇。中间因人事、世艰而当先后短期移席十央大学兼暨南大学;不二年,旋返长广州中山图书馆,盖重视图书发展,以播植睿智,昌明学术,以奠国基,尤于风云夕变之前也。故抵任即于馆之设备翠新、图书管理更新培训,图书分类之更新及编码改用汉字形位排检法,固堂曰馆阅览之拓展及开放时间之延长,图籍之征捐量购,使馆藏日新,大裨于一般读者及专门研究,复组读书会,编半月刊、学报,辟场地供外借展览文艺、集会讲演文化学术。于是精神感召,文献推广流通、中外交流、收藏之开拓,及读研,之风气日盛。迨日侵时,广州沦陷前夕,封珍籍之抢救;复员后之倡重组全省图书发展、流动车及学校借书这落实,广东文献委员会及其馆之创立,前后创编、促成及辑佚多种学术刊物、丛书之问世,其贡献之贤劳可谓突破前人,速出侪翠。

书籍特色

16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罗香林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及客家学的奠基人,是近现代人文社会学术界的杰出人物

书未附《书札相关人物小传》(以姓氏笔画为序),以便读者参考

本书是了解罗香林交游情况、学习先生治学方法和欣赏书法的一手史料
友情提示:本书由于年代远久远,书脊布面略有起胶,图书切口有黄斑,但内页完好,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罗香林先生为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广东杰出乡贤,他也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可敬的一位前辈馆长。二00六年适逢罗香林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在香港大学马楚坚先生的车头和帮助下,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决定将罗香林先生留在港大的书信选辑出版,以纪念这位对学术文化、对图书馆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

罗香林先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任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前身之一)馆长,任职期间,他积极革新完善馆务,在藏书建设、专业培训、社会服务以及抢救保护文献等方面做出巨大努力。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罗香林作为广东省,文献委员会的重要成员,为广东全省图书文献的收复保存及整理做出重要贡献。罗香林先生对于社会文化事业那种精湛的专业素养和高度责任心,永远值得图书馆人学习。

罗香林先生为一代史学大家,他著作等身,交游甚广,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其著作及信札全部赠与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永久收藏。罗香林先生往来信札多达二千八百余通,信札作者中不乏著名学者、社会名流,其手墨真迹无疑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作为广东规模冣大、历史冣久的公共图书馆,长期以来一直积极致力于广东文献的征集、整理和研究,罗香林为广东现代名人,选编他的书信资料乃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诚愿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都能从这本书札集中获益。



作者简介

罗香林(1906~1978)字元一,号乙堂。1906年生于广东省兴宁县宁新镇。1924年夏毕业于本县兴民中学,到上海就读承天英文学校。1926年夏从上海政治大学考入北京国立清华大学史学系,兼修社会人类学。1930年夏,清华大学毕业后,即升母校研究院,专治唐史与百越源流问题,兼肄业燕京大学研究院。1936年任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兼任中山大学副教授,讲授史学,与馆中同仁创办《广州学报》季刊与《书林》半月刊。1945年11月1日至1946年7月1日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院长 。1949年全家移居香港,先后在新亚书院、香港大学等校任教 。罗香林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及客家学的奠基人,是近现代人文社会学术界的杰出人物。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