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历史学系是北京师范大学*早形成的系科之一,由1902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第二类”分科演变而来。1912年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1928年单独设系。1952年院系调整,辅仁大学历史系并入后,办学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在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学者,如李大钊、钱玄同、邓之诚、朱希祖、王桐龄、张星娘、楚图南、陈垣、侯外庐、柴德赓、白寿彝等先后在我系辛勤耕耘,奠定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北师大历史学系已成为国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目前,历史学系拥有2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21个全国重点学科,是全国高校中*早设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和*早享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历史学系现有9个教研室、3个研究室和1个文物博物馆,在聘教授21人,副教授23人,讲师4人,其中既有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何兹全、赵光贤、龚书铎、刘家和、顾诚、黎虎等,也有一批崭露才华的中青年学者。80年代以来,相继担任系主任的有白寿彝、龚书铎、唐赞功、郑师渠、晁福林、朱汉国教授等。
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北师大历史学系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80年代初,历史学系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成果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近20年来,历史学系教师出版学术著作3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由白寿彝教授任总主编,历史学系众多教师参与编写的多卷本《中国通史》被学术界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被译成英、法、日、俄、西班牙等多国文字。国家主席江泽民等发来贺电、贺信,予以高度评价。龚书铎、顾诚等一大批教师的学术论著荣获国家、教育部、北京市或学校科研奖。
本文集选编的只是北师大历史学系教师的一部分论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百年来历史学系的学术发展状况。在选编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历史学系广大教师和北师大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存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