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清代道光年间,随着区域商业市场的发育与发展以及地域性商帮的兴起,粮食的流通半径和流通量都有较大幅度增加。本书分析了多级途径下影响粮价的因素,一方面受政府、灾害等外生因素影响;另一方面由市场供求关系等内生因素决定。在此基础上,本书将粮食价格衡量指标进行量化,以反映各影响因素的强弱;同时借助数理模型估计粮食市场的交易成本和贸易条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勾勒出清代道光年间山西境内跨区域的粮食市场整体情况和贸易路径。书籍特色
作者简介
李苗,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协调发展、县域城镇化、资源型经济转型问题。近年来参与太原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课题、山西省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等项目,参与制定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专项实施方案1项,主持山西大学校科研基金人文社科项目1项。近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县域城镇化发展探析》、《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趋势、问题与对策》、《以发展为第一要义统领科学发展观》等多篇学术论文;出版著作《县域城镇化问题研究》、《县域经济理论与实践》等。石涛,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毕业,2003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南开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2010至2011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进行合作研究。主要从事晋商研究和中国经济史研究。在《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清史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山西大学学报》等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务院教育部项目、博士后面上资助、博士后特别资助,及各类省级、校级项目,文章著作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