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体大思精,史料翔实,论证严密,阐述全面,为中国史学史研究者必读书目。书籍特色
★ 32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精装、平装两版任选(两版内容相同)★ 本书是中国早期史学发展的系统总结,是一部体大思精的完整的中国史学通史
★ 全书时间跨度和史书系列相结合,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部分,第壹部分为先秦至唐前期,第二部分为中唐至清中期,第三部分为晚清至民国
★ 史料翔实,论证严密,阐述全面,是中国史学史教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完整的中国史学通史,是中国早期史学发展的系统总结。其史料翔实,论证严密,阐述全面,为中国史学史研究者必读书目。
《增订中国史学史》以中国史学自身的发展为基本线索,自“史”的产生起,采取按时间跨度和史书系列相结合的框架,叙史家、史书、史法、史法演进、修史制度等基本内容,分析发展演变趋势,贯通前后,直至20世纪中期。全书体大思精,既有教材式的介绍文字,又包含了作者数十年研究中国史学史的成果结晶,是中国史学史教学、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分卷内容】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共分三部分,第壹部分为先秦至唐前期,第二部分为中唐至清中期,第三部分为晚清至民国。
《增订中国史学史——先秦至唐前期》
本部分介绍了从先秦至唐前期中国史学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一时期为“史”从产生到第壹次系统总结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中国史学的起源和形成、汉初至唐前期史学地位得到巩固确立。原始历史意识产生,口述传说与成文记事并驾齐驱,“史”向“史官”、“史书”演变,自“诸侯史记”至《左传》诞生,为中国史学形成阶段。以《史记》、《汉书》为发端,经史学独立发展、第壹次系统总结,至《史通》问世,为中国史学确立阶段。该书从“史”的产生论起,扩至史学、史官、史书的演变及纪传与编年、通史与断代史的体例发展,对于研究唐朝以前史学发展有重要参考作用。
《增订中国史学史——中唐至清中期》(两册)
本部分是唐宋变革及元明清时期中国史学研究之集成,叙述中国史学发展阶段,主要标志是分支发展、各成系列、古典史学终结。以《通典》为发端的典志系列,以《资治通鉴》及影响形成的编年系列,连同程式化“正史”系列,构成中国史学三大主干,同时出现史部大宗——地理总志和方志系列。考异、金石、辨伪成为史学重要分支,各类反映社会风貌的专门之学应运而生,佛教史学、史学通俗化趋势,进一步扩大史学范围。清前中期全面总结传统史学,以《文史通义》预示古典史学终结。
《增订中国史学史——晚清至民国》
本部分截至20世纪中期,叙述中国史学变革阶段,主要特点是新旧、中外史学碰撞,包括增其新而不变旧、新史学兴起、史学更新新路向三小段。晚清史学开始突破昔日格局,跨出变革步履。20世纪初兴起发掘本土文化遗存、运用科学方法的潮流,推动中国史学迈开近代化步伐,以梁启超、王国维所代表的“新史学”两大基本路向,至40年代末形成两大史学主干——马克思主义史学团队和历史语言研究所为代表的群体,展示出随后本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