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欧洲东部、北部的民族主义常常导致暴力,之后往往有着血腥过去的民族之间又达成了和解。在这本引人入胜的著作中,蒂莫西·斯奈德探究了过去四个世纪中波兰、乌克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民族的历史,讨论了那些骇人的暴行(抢先发售论述了20世纪40年代波兰人和乌克兰人之间大规模的种族清洗事件),以及波兰在战后如何与东部邻国成功和解。书籍特色
20世纪末,原来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核心地区已经分裂为四个以民族命名的现代国家:波兰、乌克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早期的一种民族观念如何演变为四种现代民族观念?维尔纽斯、维尔尼亚、维尔纳,在本书中,这些指涉着同一座城市的区别微妙的名字,以看似不动声色的方式出现在同一个句子的两端。它们是本书所述故事的背景音符,指示着一整套有关 我是谁 我的祖国在哪里 什么是民族 的记忆、理念和话语。跨越四个世纪,四个国家,通过将目光落在这片有着复杂民族混居背景、经历过极其多元的政体模式,被几度撕裂乃至摧毁的土地上,斯奈德试图为我们揭示民族理念转变的奥秘,追踪概念如何被解释、扭曲、发明和滥用,如何在与更为复杂的外部力量相互衍生的过程中酿成深重苦难,又焕发出崭新光辉。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试图为有关通往国家的路径的终极问题寻找回答: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条路上的苦痛经验?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蒂莫西 斯奈德(Timothy Snyder,1969 )
当今美国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现为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维也纳人文科学学院终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东欧史。斯奈德也是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委员会成员之一。撰有多部备受称誉的史学著作,包括《黑暗世界:作为历史和警示的大屠杀》《一幅秘密战争的素描:一位解放苏维埃乌克兰的波兰艺术家》《红王子:哈布斯堡大公的秘密生活》等。此外,以对话的方式,斯奈德帮助他的朋友、著名历史学家托尼 朱特在弥留之际完成了最后一本书《思虑20世纪》。其著作获得了包括艾默生人文奖、汉娜 阿伦特奖等在内的12项大奖。此外,他还是《现代欧洲历史期刊》和《东欧政治和社会》的编委之一,其文章常常见诸《纽约书评》《外交事务》《新共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
译者简介作者简介蒂莫西 斯奈德(Timothy Snyder,1969 )当今美国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现为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维也纳人文科学学院终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东欧史。斯奈德也是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委员会成员之一。撰有多部备受称誉的史学著作,包括《黑暗世界:作为历史和警示的大屠杀》《一幅秘密战争的素描:一位解放苏维埃乌克兰的波兰艺术家》《红王子:哈布斯堡大公的秘密生活》等。此外,以对话的方式,斯奈德帮助他的朋友、著名历史学家托尼 朱特在弥留之际完成了最后一本书《思虑20世纪》。其著作获得了包括艾默生人文奖、汉娜 阿伦特奖等在内的12项大奖。此外,他还是《现代欧洲历史期刊》和《东欧政治和社会》的编委之一,其文章常常见诸《纽约书评》《外交事务》《新共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 译者简介潘梦琦,毕业于复旦大学国政系,现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