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描写了闯关东到辽宁铁岭侯家的悲欢离合,侯家一家人因为两种信仰,*后饱受分离相思之苦,侯家的历史,也浓缩了中国近百年的沧桑变化,本书通过侯家的往事描写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也揭秘了侯家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渴求两岸亲人和平相处,永不分离的良好愿望。
侯家在道光年间闯关东到了辽宁铁岭,几代之后家业渐渐丰厚。祖父侯鸿儒思想开明,支持子孙们求学,侯公纯得以进入孙中山创办的民国大学学习,后来考入中国内政警官高等学校学习,侯鸿儒靠囤积奉币暴涨巨富。在学校期间,侯公纯接触了民主思想,民国十四年,国父逝世时,蒙李烈钧国民党元老介绍入党,为北平警高同学入党之**人,代表警高同学为国父陪灵,是全北平大专校六十人中代表之一。并书挽联一副“纬地经天,堪称共和元老,忘身为国,吾党顿失长城”﹙现在国父纪念馆中尚存有国父荣哀录,中有此作﹚。侯公纯一生景仰孙中山,曾经聘请孙中山的厨师在自己家任大橱。出差时也尽可能寻找孙中山曾下榻过的旅社居住。民国十六年,与韩英芳成婚,随即官费进入日本内务省警官讲习所专学警察,为中华民国入所**人。民国十九年,侯公纯回国,正值九一八事变,随黄显声打响抗日**枪,后退往锦州,以上校执法课长的身份参加了长城抗战,是国内首批抗日志士。抗战不利,侯公纯退入山海关,进入北平。七七事变之后,侯公纯辗转回到重庆,随即投身抗战,为上校团长,于江西第十五集团军军长何柱国麾下任上校团长,参加抗战。抗战结束之后,侯公纯回到沈阳,后任沈阳城防司令,负责沈阳城内治安,对游行的进步大学生网开一面。民国三十七年十一月一日,沈阳解放,侯公纯和解放军和平交接,未发生流血抵挡,因为对共产党的了解不深,怕被清算,*后还是拒绝阎宝航的邀请,化妆逃出沈阳,进入北平,随后携带妻子来到台湾,任台北市警察局联络中心总联络官,后因投资失败,晚年潦倒。此后侯公纯的儿子渐渐长大,参与了竹联帮的创建,后来以金涛为艺名进入台湾演艺界,迅速红了起来。孙子侯冠群早年也投身演艺界,以扮演李登辉出名。改革开放之后,侯冠群来到了大路,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姑姑侯刚,*后写成这本书。
书籍特色
1、七十年风云往事,七十载两岸情缘。一个家族的悲欢离合,折射出一个国家的荣辱纷争。
2、我们是一个家族,却因有两个信仰,导致两岸分离。
但血浓于水,以家族血脉寄国民之情,望两岸和平。
作者简介
侯刚:1931年出生于沈阳铁岭,现居住北京。是中央电视台最早的女摄影记者之一。侯刚是文中主人公侯公纯的小女儿,丈夫李文化也是著名的摄影、导演,曾拍摄过多部著名的记录片和电影,受过越南前总统胡志明的表彰和接见。作品有《红色娘子军》(舞剧)、《早春二月》、《侦察兵》、《决裂》、《反击》、《泪痕》等,李文化在文革期间因为才华出众,倍受江青赏识,打倒四人帮后也无故受到批判,后来在时任文化部部长胡耀帮同志的亲自过问下得以昭雪清白。侯刚的父亲是台湾警察厅高官,小妈韩英芳是宋美岭的生活秘书,妹夫是台湾海关总署高官,台湾弟弟金涛是红遍台湾的知名艺人,侄子侯冠群也是台湾艺人,现任台北议员,侯冠群的妻子李彦秀也是台北议员,两人去年的婚礼成为佳话,不仅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亲自到场祝贺,大陆访台高官陈云林本来也计划参加两人的婚礼,但临时取消行程。侯刚一直从事新闻文化艺术工作,有幸近距离接触过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也采访过巴金、杨沫、丁铃等著名作家和梅兰芳、梅兰芳、程彦秋、尚小云、苟慧生、马连良许多京剧名家的家庭。由于她父亲是台湾国民党官员的身份,她和她家人饱受其累,历经了那个特殊年代的政治风云,也因此调离了心爱的电视台,换过很多工作岗位,但她始终都从事着她喜欢的新闻文化艺术工作。现在虽然已经是耄耋老人,可是仍然和丈夫李文化一起积极参加各种文化事业活动,包括这本《家国大祭》便是由她亲笔一字一字的写出初稿,然后口诉给年轻人整理撰写,她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再给后人留下点珍贵资料。
为您推荐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