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钢琴,但是听不懂!”

“我喜欢钢琴,但是听不懂!”

这是在我从事音乐工作的数十年间,从各行各业、各种文化背景、各个年龄层的音乐爱好者朋友那里反复听到的一句话。其中,也包括许多青少年朋友,同样表达了这一不无遗憾的心情。

是啊,怎能不遗憾:音乐,那么美妙的艺术,谁能不喜欢?可惜,听不

懂!

可是,我却疑心,你真的是“不懂”吗?说不定这里有些误会呢,且听听我的看法:

人们自认为“不懂”,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在听某首乐曲之前,他们已经从某种途径里得知了这首乐曲的较为具体的解说,而且往往文辞华丽,令人满怀兴趣、洗耳恭听,企望听出美丽文字描述的内容来。然而,结果往往是并未“听出”那些生动具体的事物或曲折多变的情节来。于是,他们失望了:我不懂音乐!

二是,一些乐曲的标题引起了人们相应的想象,可是听赏当中的实际感受却又很难与标题联系起来。例如,著名的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二乐章,在有的听者心目中,或许有点“月光”的影象,可是到了第三乐章,所谓“月光”,实在是无影无踪了。怎么回事?还是自己不懂音乐吧?

三是,常常听人说到“音乐形象”这个词汇,既为“形象”,想必是类似“可以眼见”之意。于是,听音乐时,便尽力追寻那清晰的“形象”。有时,仿佛看到了形象;更多的时候,形象还是模糊不清。此刻,又可能怀疑自己“不懂音乐”。

还有,当我们观赏影视艺术时,许许多多画面都伴随着音乐。于是,便以为画面形象正好是对音乐的同步解释,或反过来,以为音乐是对画面的“音响说明”。慢慢地,便会无形中产生一个印象,以为听音乐时,应当在脑海里显现出类似影、视的画面来,才是懂得音乐。这样理解“懂”,不用说,在实践中,往往发现自己“不懂”。

形成自认为“不懂音乐”的心理,还会有其他情形。仅就上述几种,应当怎样认识和对待呢?

这里的关键,在于对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这一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要有一个概要的、基本的了解。

所谓音乐的特殊性,是指音乐区别于其他种类艺术的特有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那么,音乐的特别之处是什么呢?

不同的事物,在比较当中,最容易看清各个的特点。例如,拿文学、绘画类艺术与音乐相比,就会发现,在与客观现实的关系上,文学、绘画都采用仿佛是(并非真的是)客观的表现现实事物的方式。这类艺术作品极力让人感到作家是在“客观”、“真实”地描写、描绘某种对象。现实事物似乎是以其“本来面目”出现在艺术作品之中的。作家的情感、思想、倾向,则是透过并依赖他描述的对象流露出来。音乐就不同了,构成音乐的特定音响,在现实当中,几乎无法找到同样或类似的形态。因此,音乐就不可能“逼真地”再现客观现实。仅就再现客观事物外在形态的准确性而言,最高明的乐曲也比不上蹩脚的绘画。

但是,音乐又有自己的长处,这就是“直接”表达情感。既然外在世界
不可能以它本来的样子直接“进入”音乐里,那么,作曲家所要表达的内容,就要融化于他的情感世界之中,再由此转化为特定的音乐形式。所以我们说音乐是“直接”诉诸情感的。当然,音乐有时也写景,只是优秀的作品都是通过表情而产生景的联想的,所谓情景交融,在音乐中,说到底还是化为了情的景,而不是失去或离开了情的景。自然,也不是说其他艺术就不注重情,或者说音乐的艺术意义只在表达情感,都不是;只是在表达方式中的着重点上,情感,在任何艺术中,都不象在音乐中那么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还要说明:音乐中的情感,又都是概括性的。音乐表现的喜、怒、哀、乐,或优美、庄严、激动、热情等等感情状态,对于作曲家而言,很可能是某一具体的因缘引发的结果。但是,一部乐曲一旦完成,它所容纳的艺术意义就绝不仅限于最初的“因缘”,而是要概括更多的涵义了。比如一首欢快的乐曲吧,作曲家可能是由某次具体的欢快的事物的触发而写作乐曲;但他在写作当中,势必要注入他以往更多的直接、间接的类似情感体验。至于听众,又必然有自己的种种个人特殊的对于欢快的感受。所有这些,都根源于音乐中情感的概括性。为什么不少作曲家不愿过多解释自己的作品呢?就是由于他们觉得语言、文字难以说清他的乐曲广泛的概括性。与其将音乐的内容加以具体的限定,不如给予听众自然、自由的联想以更广大的余地。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音乐的特殊性初步看成是:一种升华、凝炼、集中、概括了的情感转化成的美的音响形态。

基于这样的认识,就会理解,当你没能从乐曲中听出具体的故事、明晰的画面时,这恰好是正常的,因为音乐本来就做不到这一点。不要以为听“叙事曲”,就要知道“叙”的是什么具体“事”,听“幻想曲”就能知道“想”的是什么样的“幻境”。有人告诉你歌剧“序曲”是概括全剧的,你千万别以为这意味着听了“序曲”就可以明了全剧的主要情节了。

所谓音乐“形象”,乃是借用到音乐领域的概念,已经不可以再从视觉意义上理解其内涵了。音乐形象,实际上指的是化为了音响形态的某种情、思、意。至于音乐与影视画面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而无论哪种关系,都不是简单同步等值的。还有音乐本身与其标题的关系,也有多种情形。有的标题是作曲家精心选定的;有的是后人加上的;有的能够概括乐曲的精神,是有用的提示;有的并无内在的联系,音乐与标题简直是两回事 我们一方面可以向作曲家提出尽可能为他的作品选定一个符合乐曲性质标题的希望,同时,实践告诉我们,听音乐时,不必拘泥于标题,重要的是音响本身给予我们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经过上面的分析之后,你是否觉得,所谓“不懂音乐”,这里还真有些误解呢?

那么,什么是“懂”呢?

所谓“懂”,事实上可以包括由初步到比较深透的许多层次。

既然音乐是一种美的音响形态,那么,当你感受到音响美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迈过“懂”的门槛了。你不是喜欢音乐吗?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喜欢就是懂。例如,当你听到一首全然陌生的乐曲时,你觉得“好听”,虽然说不出为什么,只是不想离席而去,就是这种情况。

进一步,在你感受到音响美的同时,如果又能体味到某种情绪、情感,或欢乐,或哀伤,或热烈,或沉静,或壮阔,或纤细 或也说不确切到底是什么情绪、情感,反正你是被音乐吸引住了,还隐约地感觉到其中的变化
和对比,引起你情不自禁的某种联想,那就相当程度地“懂”了。

再进一步,倘若你又有一些音乐史知识,知道乐曲的作者及乐曲的一些背景材料,使你在把握乐曲性格的同时,还能感受到音乐的时代、民族及作曲家个人的风格。不必怀疑,你已经很懂了。

或许,你还有些音乐技术理论知识,能从诸如和声、复调、曲体等方面听出这些技术手段是如何与乐曲的意境巧妙结合的,那就已经是很深层次的懂了。

总之,我相信,对于优秀的乐曲、出色的演奏,只要凝神聆听、潜心体验,任何正常的人都会有所感、有所悟的。已经感到“喜欢”,又自认为“不懂”,不是谦虚就是误会。

如果说我们希望从初步的懂逐渐过渡到较深透的懂的话,无非是多听、多感受、多体验、多思索、多增加自己的音乐知识而已。这中间,听感实践和理性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听感实践而缺少理性知识时,会延迟你进入更深层次的懂的过程。反之,只有理性知识而缺少听感实践时,又使你难以感悟音乐的真谛。音乐,毕竟是听的艺术。所谓感受了的才能更深地理解;理解了的才能更深地感受,对于渴望更深透地懂音乐的人来说,的确是条真理。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些最基本的钢琴音乐知识,希望能有助于深化听感实践,有助于进入更深层次的钢琴音乐欣赏。但是,无论如何,对文字材料的阅读绝对不能代替对鸣响着的音乐的直接聆听和生动的感受。坦白地说,那种真正伟大的仿佛只有上帝才能创造出来的钢琴音乐,是不能诉诸语言文字,而只能用我们的灵魂去心领神会的。

为您推荐

斯卡拉蒂的钢琴曲

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出现了两位都有重大贡献的斯卡拉蒂。一位是A·斯卡拉蒂,一位是 D·斯卡拉蒂,他们是父子俩。父亲 A·斯卡拉蒂是那不勒斯乐派歌剧的创始人,一生写了包括 1..

韩德尔的钢琴曲

在巴洛克音乐末期最杰出的三位作曲家中,韩德尔是“大哥”,他 1685 年 2 月 23 日出生于德国的哈雷,比斯卡拉蒂差不多大了十个月。在欧洲音乐史上,韩德尔的最大贡献是在清唱剧、..

巴赫的钢琴曲

如果讲音乐创作成就的巨大而又全面,以及对后世影响的深刻而又久远的话,巴洛克时代最伟大的音乐家,还是属巴赫。 巴赫 1685 年 3 月 21 日出生于德国的爱森纳赫,比韩德尔只小不到..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欧洲古曲音乐时期的钢琴音乐概观

公元 1750、1757 和 1759 年,随着巴赫、斯卡拉蒂和韩德尔相继逝世,欧洲音乐也结束了巴洛克时代,进入了它的古曲时期。这一新的音乐史时期,大体结束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大约持续..

海顿的钢琴曲

提到海顿,首先会想到他是“交响乐之父”。他一生写了至少 104 部交响曲及大量的室内乐作品,这是他在音乐史上最大的贡献。他还写过不少歌剧及宗教声乐作品。同时,他在钢琴音乐..

贝多芬的钢琴曲

在人类音乐史上,古往今来,产生了数不尽的天才音乐家。他们象群星升起,构成了音乐的星空。我们仰望星空,总会发现有少数几颗星星格外明亮,放射出永恒的光芒。贝多芬就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