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音乐家们小时候几乎都是“神童”。即使在众多的神童中,小莫扎特大概也是最“神”的一位了。
莫扎特 1756 年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城一个音乐家庭里,父亲是小提琴家、管风琴家、作曲家,他给了小莫扎特最早细心、良好的音乐教育。据记载,小莫扎特四岁学钢琴,五岁开始作曲,六岁到维也纳、慕尼黑等地巡回,七岁到巴黎演出,并在同年出版了第一批作品,八岁到伦敦演出,并在同年写了第一部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部歌剧。从那以后不停地演出、创作,写下了各种各样体载的音乐作品一千多部,其中包括 22 部歌剧、49 部交响曲以及大量的各类协奏曲这些大型作品在内。有人设想过,即使把他的作品全部抄一遍,也不晓得要多少年!然而,莫扎特是在不足 36 岁的 1791 年逝世的。
但是莫扎特并不以天才自居。他说过,没有哪个人象他那么用功过,又说:“你举不出有哪位大音乐家的作品,是我不曾反复辛勤钻研过的。”莫扎特在欧洲音乐史上的地位,主要由他的歌剧、交响乐及协奏曲等方
面确立。但他的钢琴曲,在他个人的创作中,尤其在钢琴音乐史上,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钢琴作品主要有 19 首钢琴奏鸣曲和许多变奏曲,还有幻想曲、回旋曲、舞曲等等。
莫扎特的钢琴曲继承并发展了海顿的传统。在海顿开拓的钢琴音乐园地里,莫扎特开出了美丽、鲜艳的花朵。
莫扎特的时代,完成了由古钢琴到钢琴的过渡。
他的许多钢琴曲都是钢琴学生必弹的作品,也是音乐会上经常听到的曲目。例如编入《小奏鸣曲集》中的《C 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第一主题:
多么明朗、舒畅!第二主题又增添了活跃:
第二乐章是行板、纯静、雅致、难以形容的美:
第三乐章是快活的回旋曲。
这部作品写于 1788 年,也就是逝世前的两、三年。那时他贫病交加,蒙受多种困苦,但却留给了我们美好的、没有一丝阴云的音乐。
那本《小奏鸣曲集》中还有一首《回旋曲》,D 大调,听众 B 也很熟悉:
这也是晚期作品。不过要记住,莫扎特的“晚期”,也就是三十几岁。
还有一首《A 大调奏鸣曲》也广为人知。只是这部作品叫作“奏鸣曲”实在是个例外,因为它的第一乐章是变奏曲,第二乐章是小步舞曲,第三乐章是回旋曲,就是说,没有一个乐章是奏鸣曲式。变奏曲主题非常优美,第一句是:
这个主题用曲调的装饰、加花、音型的密集、节奏的改变、调性的对比等等手法变奏了六次,但始终不失原来主题的轮廓。其中 a 小调的第三变奏略带忧伤,整个乐曲的主导情绪优雅而深情。第三乐章的回旋曲,就是流传最广的《土耳其进行曲》:
莫扎特原来注明的是“土耳其风”。为什么叫“土耳其风”?说法不一。一般是指模仿土耳其军乐的风格,音乐火热而有力。
下面这个曲调无人不晓:
这是一首法国民谣,题目是《啊,母亲,我要告诉你!》。莫扎特在巴黎时用这个主题写了一首变奏曲,后来又被称为《妈妈变奏曲》或《小星星变奏曲》。一个单纯主题变奏了十二次,我们总还会听出各个变奏与原来主题那种“亲兄弟”般的关系。
莫扎特写于 1774 年的《G 大调奏鸣曲》,也是非常可爱的作品,请听,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开始象不象一问一答的对话?
第二主题优雅、妩媚:
明朗、纯真、优美、春天般的清新,这类表情,在莫扎特作品中相当普遍。再如他的另一首《C 大调奏鸣曲》,不仅美丽,而且华丽:
这是开头。后面的展开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他写于 1775 年的《D 大调奏鸣曲》,由于是“北京钢琴考级”第七级的曲目,我们的钢琴学生对它也更加熟悉起来。乐曲由一个有力的主和弦猛然地开始,接着是快速的音流,又突然化为三个“扬起”的跳音,透一口气,变成一个曲折下降的曲线,落到均匀的属音 A 上面:
这音乐让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感,预示出后面音乐的坚定乐观,勇往直前。
但是,莫扎特的音乐也并不总是阳光明媚的。社会的不公正,个人遭遇的种种不幸,也在他的钢琴曲中反映出来。如《a 小调钢琴奏鸣曲》,写于 1778 年。那时他正在巴黎,原想找一个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可是当年震动了巴黎的“神童”,如今却是到处碰壁;尤其不幸的,是与他同行的亲爱的母亲病故在那里,这真是雪上加霜。虽然他并没有消沉,但痛苦的阴影还是笼罩在这首奏鸣曲上了:
音乐告诉我们,面对痛苦与不幸,莫扎特并不是消极的哀怨,而是顽强的拚搏。
莫扎特真正悲剧色彩的戏剧性的钢琴曲是写于 1784、1785 两年的《c 小调奏鸣曲》和《c 小调幻想曲》。两部作品都是 c 小调,都是题赠给同一位他很器重的学生,又是一并出版的,所以常被放在一块儿连续演奏。这时,就将《幻想曲》放在前面,仿佛是《奏鸣曲》的长大的序奏。实际上两部作品本身已经各自具备完整的结构,而且各有很大的篇幅,因此也常被单独演奏。
这里所说的悲剧色彩,已经不单纯是个人的痛苦,而是对不平等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社会性不幸的深刻感受。
这里所说的戏剧性,是指情感变化的巨大幅度和不同感情状态的强烈对比,例如哀伤与幸福、奋进与思索、激愤与温情等等,都被有机地结构在一
个整体之中。请听《c 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开头的四小节,快板:
最开始的强奏,沿着主三和弦琶音向上坚定地推进,小调式的压抑感更增强了紧张度。短促的停顿后,立刻转为弱的力度,旋律由上向下轻轻地落到小三和弦和减七和弦,音乐在瞬间变得柔弱、凄楚。而第二主题性质又有不同:
左手的伴奏形成平稳而又流动的背景,右手带歌唱性的乐句,在高低音区热烈地问答。这样,第一主题内部,以及第一、二主题之间,包含了多种对比,这就是第一乐章的基础。乐章末尾结束在弱奏的低音区主三和弦上,沉重的情绪仍然压在心头。
第二乐章是慢板。律动徐缓。带有沉静思索、多方探求的性质。曲体很长,充分揭示了心理过程,结束在中低音区浓厚的降 E 大三和弦上,似乎得出某种结论,为极快、紧张的第三乐章提供了准备。
第三乐章也有相互对比的主题,整体的印象是积极行动、百折不回。结束时果断强奏的主三和弦,一方面小调的压抑感依然存在,但坚定的信念并无分毫减弱。
莫扎特写这部“c 小调”时贝多芬才 4、5 岁,然而这部作品与二十多年后的贝多芬的《c 小调奏鸣曲》在性质上是如此相似,以至于有人误认为莫扎特的“c 小调”是贝多芬的。
《c 小调幻想曲》与前一首“c 小调”属于莫扎特为数很少的同一类作品。但两者也有一些区别。一个是前一首是严格的三乐章奏鸣曲,这一首却是相对自由的多段组合。按速度划分,可分为依次是慢板、快板、小行板、更快的快板和慢板的五个段落。按音乐的性质划分大体为九段。这些段落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构思之内,并无松散零碎之感。
与前一首作品的另一个不同,是和声手法、调性关系处理,都更为新颖,用了不少在那个时代很不寻常的技巧。
这部作品很富于深遂的哲理的意味。我们只听听开头吧,很有我国古代大诗人屈原那种“上下求索”的精神,慢板:
我们看到,从海顿到莫扎特,钢琴音乐是向着更为丰满地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向不断深化的。他们都预示了贝多芬音乐的出现。贝多芬接过他们传来的接力棒,将钢琴音乐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