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以骨制,乃作“骰子”。由五木演变而来,但“五木只有两面,骰子则有六面,故骰子着色,自一至六,为采亦益多”(《演繁露》)。其制始于唐代。《演繁露》又云:“唐世则镂骨为窍,朱墨为涂,数以为采”,“温飞卿艳词曰:‘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也无。’”因其上涂有色彩,故亦称“色子”。自有骰子,乃有骰子诸戏,如“采选”、“除红”等。
明代名目更多,潘之恒《六博谱》记载颇详,由一枚以至六枚,皆有戏法。《金瓶梅》此回和第三十五回都写掷骰行酒令,“取个骰盆儿”,“盆内放着六个骰儿”,“俺每行个令儿吃才好”。
转灯,即走马灯。 《武林旧事》:“马骑人物,旋转如飞。”《清嘉录》记载苏州灯节,出售各色花灯,其中也有走马灯,“悬剪纸人马于傍,以火运动”。这就在于,灯中置一轮,上贴纸剪人马等像,轮下燃烛,热气上腾,引起空气对流,使轮转动,纸像..
现称“春节”,据《史记》记载,古代岁首的时间并不一致。 夏代在农历正月初一,商代在农历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农历十一月初一,秦和汉初则在农历十月。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采用“太初历”,才规定以孟春正月(即农历正月)..
亦称“炮仗”、“爆竹”。 《古今事物考》:“《神异经》曰:‘西方深山中,有人长尺余,犯人则病寒热,名曰山臊,人以竹着火中,烨有声,而山臊惊惮。’”此虽传说,但可以知道,爆竹始于驱疫。后变为用纸卷火药做成炮仗,以代用火爆竹。..
纱,就是以丝制成的轻薄的织物。 《汉书·江充传》颜师古注:“纱榖,纺丝而织之,轻者为纱,绉者为縠。”《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北京灯市,有纱灯,“纱则五色”。《陶庵梦忆》记载世美堂灯,有剔纱灯。 《清嘉录》:“剡纸刻花、竹..
即抓子儿。 《帝京景物略》:正月,“女妇闲,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儿,丸用象木银铄为之,竞以轻捷”。但亦有用布块缝成六个小包,包内装沙子。撒子、抓子,有各种花样,如“么二三”、“一条龙”、“堆子”、“翻掌”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