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行酒令,借以助兴。
一种是按照酒令谱行令,如明代中叶刊行的戏曲选集《玉谷新簧》、《摘锦奇音》、《尧天乐》诸书,都附录有“时尚酒令”,花样颇多,包括天文、地理、鸟兽、虫鱼、果木、花卉、剧名、曲牌等等,供人选用。一种是用牙或骨制成的筹码,叫“酒筹”,亦名“酒牌”,“摘《西厢》句镌于上,有张生访莺莺之戏,又有三藏取经、许宣寻妇等名色,筹置筒中,团坐分掣,照筹上所刻仪注而行,乃饮酒济胜之具也”(《桐桥倚棹录》)。明万历年间蓝印《西厢》酒牌画片,今尚可查考。
《金瓶梅》此回与第三十五回所行酒令,花样就不同,一看便知。
为您推荐
现称“春节”,据《史记》记载,古代岁首的时间并不一致。
夏代在农历正月初一,商代在农历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农历十一月初一,秦和汉初则在农历十月。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采用“太初历”,才规定以孟春正月(即农历正月)..
亦称“炮仗”、“爆竹”。
《古今事物考》:“《神异经》曰:‘西方深山中,有人长尺余,犯人则病寒热,名曰山臊,人以竹着火中,烨有声,而山臊惊惮。’”此虽传说,但可以知道,爆竹始于驱疫。后变为用纸卷火药做成炮仗,以代用火爆竹。..
花炮名。
此回宋惠莲对陈经济叫道:“姑夫,你放个桶子花我瞧!”桶,亦作“筒”、“筩”。沈榜《宛署杂记》记烟火,“以纸函者曰花筒,以筐函者曰花盆”。潘荣陞《帝京岁时纪胜》记烟火,“又有竹节花、泥筒花”。所谓“桶子花..
即抓子儿。
《帝京景物略》:正月,“女妇闲,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儿,丸用象木银铄为之,竞以轻捷”。但亦有用布块缝成六个小包,包内装沙子。撒子、抓子,有各种花样,如“么二三”、“一条龙”、“堆子”、“翻掌”等。《西..
青少年游戏时处罚输者的一种方式,如同打响瓜、打榧子一样。
打瓜子,就是用两个手指发出好像嗑瓜子“呱呱”的响声,然后在输者手上或者肐膊上打一下,《金瓶梅》此回写玉箫挝子儿输了,小玉要在她腿上打一下。《醒世姻缘》第..
旧时元宵(或正月十六夜)妇女避灾求福祛病的迷信活动。
《宛署杂记·民风一》:“走桥摸钉,祛百病(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令人持一香辟人,名曰走百病。凡有桥之所,三五相率一过,取度厄之意。或云终岁令无病,暗中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