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炮仗”、“爆竹”。
《古今事物考》:“《神异经》曰:‘西方深山中,有人长尺余,犯人则病寒热,名曰山臊,人以竹着火中,烨有声,而山臊惊惮。’”此虽传说,但可以知道,爆竹始于驱疫。后变为用纸卷火药做成炮仗,以代用火爆竹。《童山诗集·弄谱百咏》云:“昔为燎竹今为纸,惊得群儿笑且号,朴栗声中神鬼遁,山村何处有山臊。”《壶天录》:“富家竞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乏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亟,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炷,除旧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尚类然也。”《金瓶梅》此回写春节间,小铁棍儿拉着陈经济要炮放。儿童放爆竹,此亦新年快乐事。
为您推荐
纱,就是以丝制成的轻薄的织物。
《汉书·江充传》颜师古注:“纱榖,纺丝而织之,轻者为纱,绉者为縠。”《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北京灯市,有纱灯,“纱则五色”。《陶庵梦忆》记载世美堂灯,有剔纱灯。
《清嘉录》:“剡纸刻花、竹..
即抓子儿。
《帝京景物略》:正月,“女妇闲,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儿,丸用象木银铄为之,竞以轻捷”。但亦有用布块缝成六个小包,包内装沙子。撒子、抓子,有各种花样,如“么二三”、“一条龙”、“堆子”、“翻掌”等。《西..
青少年游戏时处罚输者的一种方式,如同打响瓜、打榧子一样。
打瓜子,就是用两个手指发出好像嗑瓜子“呱呱”的响声,然后在输者手上或者肐膊上打一下,《金瓶梅》此回写玉箫挝子儿输了,小玉要在她腿上打一下。《醒世姻缘》第..
是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其源盖出于北方少数民族。《析津志》:“辽俗最重清明,上至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自前明以来,北风久革,不复有半仙之戏矣。”又云:“清明寒食,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
时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的清明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名。是日有扫墓、踏青、打秋千、放风筝、斗百草等习俗。
其中祭墓之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唐以后..
旧时风俗,婴儿生后第三日洗身,会集亲友,并酬谢收生婆,谓之“洗三”。
唐韩偓《金銮密记》:“天复二年,大驾在歧,皇女生三日,赐洗儿果子。”《宛署杂记·民风一》:“将临蓐,妇家先期以果羹馈其女,曰‘催生’。生三日后,曰‘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