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极泰来(金瓶梅鉴赏)

“否”和“泰”都是《周易》中的卦名。

天地交则亨通,谓之“泰”;天地不交就失利,谓之“否”。泰卦卦形作下乾上坤(),意味着天地相交;否卦卦形作上乾下坤(),意味着天地不交。故“否极泰来”的意思是指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转化到它的对立面,否可转化为泰。

后来常用“否极泰来”一语来形容情况由坏转好。



为您推荐

道场(金瓶梅鉴赏)

佛教名词,指佛教活动的场所。 具体包括:佛成道之所,供佛祭祀的地方,修行学道之处,寺院,某些法会。后一种用法在俗人中较多见,例如“慈悲道场”、“水陆道场”,都是用“道场”指称佛教法会。 道教也使用“道场”一词来指称规..

金刚(金瓶梅鉴赏)

这是佛教的护法神名,是因为手执金刚杵而得名的。 《大日经》卷一:“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宋辛弃疾《窃愤续录》:“入其寺,有二金刚,镌石为之,并拱手而立。”又有佛经《金刚》(见第六十八回),全称《金刚船若波罗蜜经》,后..

斋戒(金瓶梅鉴赏)

古人于祭祀之前,沐浴更衣,戒酒、戒荤,以示诚敬,称为“斋戒”。 《礼记·曲礼上》:“齐戒以告鬼神。”《孟子·离娄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道教认为,斋者,齐也。齐其不齐;戒者,止也,止其不止。 谓众生妄生贪瞋..

佛性(金瓶梅鉴赏)

心猿意马(金瓶梅鉴赏)

佛教曾用猿腾马奔来比喻凡心的散动不安,主张对这种情况加以抑制,使人脱离世俗欲望而归心于佛教真理。 这种比喻后来变成“心猿意马”这样一个成语,常用来表示心神不宁。如《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九说:“守察心猿,观法实..

行者(金瓶梅鉴赏)

佛教对带发修行的人的称呼。 《释氏要览》卷上说:“经中多呼修行人为行者。”《禅林象器笺》卷八说:“有发而依止僧寺,称为行者。” ..

梁王忏(金瓶梅鉴赏)

佛教书名,即《慈悲道场忏法》,传为南朝梁代诸僧所着。 但过去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梁武帝当雍州刺史时,夫人郗氏因生性好妒,死后化为巨蟒,梁武帝便根据佛经撰制了《慈悲道场忏法》十卷,请僧忏礼,超度郗氏成为天人。这一忏法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