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为各处的施主。
佛教把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称为“十方”。“檀越”则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施主”。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说:“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陁那’是施,‘钵底’是主。而言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由行檀舍自可越渡贫穷。”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即祭祀星辰、礼拜北斗。 “禳”是通过祭祀以除邪恶的意思,“告”是祈禳的意思,“斗”指北斗星。祭星和星占起源于先秦的星辰崇拜和汉以来的星命信仰。 《礼记·祭法》和《周礼·大宗伯》记载了当时的星辰祭典,而《论衡..
星命学术语,又作“阳刃”,也名“飞刃”和“唐符”。 指算命的八字的日干,遇到气极盛之处。它是算命中的一个凶神,一般不作为用神用。 身强的命遇到它,灾不可当。 又怕遇冲,犯之定主灾殃,甚至丧命。 只有当“七煞”克身的..
星命学术语,指的是命运八字中的一种五行势力的组合内容和形式。 星命学以天干顺序数下至七位为“杀”。如,甲见庚,壬见戊。 在命运八字中,称为“七煞”,是杀害日主的“凶神”,所以一般是不祥的。 有些算命书,把它比作盗匪..
即民间信仰的土地神。 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土地产生了崇拜,在中国各个民族中,都有封土立石以祭土地的习俗。中国神话中的后土,即是把土地崇拜的对象进行人格化的产物。统一王朝出现后,土地之神称为“地祇”、“社”,受到皇..
道教法术之一,也称“符篆”、“丹书”、“云篆”、“墨篆”等。 为一种笔画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其来源有起于文字、图画和地图三说。旧时术士以朱墨作书缭绕成文,或烧于水中,或穿于剑尖,用火焚之,以“遣神役鬼”、“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