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作恶再多的,听佛说法也会悔悟。
早期佛经故事中有两则恶龙悟道的故事。一则是末阐提降伏恶龙,说的是龙王阿罗婆楼降大水淹禾稻时,大德末阐提和尚路过,末阐提和尚化解掉龙王的种种暴力,为龙说法,使龙彻底信伏,从此恶龙便不再残害人民,损坏禾稻。另一则是沙曷降恶龙的故事,说的是须耶国的一个贫民赁剃儿头须死后变成大神龙,使这个国家年年风不调、雨不顺,佛就让沙曷和尚去说服神龙,最终使神龙甘心听法,悟得正道。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八宝”指用八种宝物制成的东西。 “罗汉”又作“阿罗汉”,在佛教中有两个涵义:一是指小乘佛教修行所达到的第五境界,即“舍念清净地”,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五:“阿罗汉,此云无生,或云杀贼(指烦恼),业结斯亡,已超三有..
原是佛教术语,后也为道教所用。 佛、道二教所说的“三途五苦”内容大致相近。佛教“三途”指地狱、饿鬼、畜生,又称“三恶趣”、“三恶道”。道教的“三途”包括:一、火途,地狱道猛火所烧之处。 二、血途,即畜生道互相啖..
又称“阎罗”、“阎罗王”、“爓魔”和“焰摩罗王”,是梵文Yamarājā的意译。 焰摩罗王原来是古印度神话中管理阴间之王,传入中国后,成为冥间地狱中最有名的主宰者。关于他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他是兄妹二人,共治..
佛教的护法天神。 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居四天王所属三十二种将之首。据说他原名叫跋阇罗波腻,“跋阇罗”是金刚的意思,“波腻”是手的意思,这是因为他手执金刚杵而得名的。他的另一个名字叫韦琨,人称“韦天将军..
意为通过苦行修持,灭尽贪欲、无明、烦恼而达到超越生死、梵我如一的解脱境界。 佛教哲学认为,人生充满苦难,只有通过苦行、自我克制、抛弃物欲,才能得到解脱。佛教于新进比丘受戒后,必先为说“四依住”,谓比丘仅应以四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