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婆、净婆(金瓶梅鉴赏)

即以丑角、净角扮妇女,包括反面人物和滑稽人物,表演动作和化妆比较夸张。

南戏《张协状元》就有净扮张婆、李婆。元杂剧有“搽旦”(脸上搽成五色花花鬼),如《酷寒亭》中萧娥等,又有“净旦”,如《燕青搏鱼》(内府本)中王腊梅等。

后世戏曲称为彩且、丑婆子,或称为丑旦、摇旦,如京剧《能仁寺》中赛西施、川剧《柳荫记》中媒婆等等。

东吴弄珠客《金瓶梅序》云:“诸淫妇以描画世之丑婆、净婆,令人读之汗下,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这里的“诸淫妇”是指潘金莲、李瓶儿等人,借这些丑婆、净婆以描画世上形形色色的不良妇女。



为您推荐

说话的(金瓶梅鉴赏)

“说话”是唐宋民间艺人讲说故事的专门名词。 李义山《杂纂》:“斋筵听说话。”《古今小说序》:“南宋供奉局有说话人,如今说书之流。”“说话的”即指说话人,或说书人自称。《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说话的,你道这..

琵琶(金瓶梅鉴赏)

弹拨乐器。 初名批把,刘熙《释名》:“批把本出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但这是多种弹拨乐器的统称。 秦时创造一种音箱类似鼗鼓的弹拨乐器,叫做“秦琵琶”。汉时创造的琵琶,音箱圆形..

筝(金瓶梅鉴赏)

弹拨乐器。 春秋、战国时已流行秦地,故史称“秦筝”。刘熙《释名》:“施弦高急,筝筝然也。”可知以声音而命名。 用梧桐木刳凿成长方形音箱,面板呈弧形。 汉、晋以前十二弦,唐、宋以后增为十三弦,明、清以来逐渐增至十五..

山坡羊(金瓶梅鉴赏)

品竹弹丝(金瓶梅鉴赏)

品竹,吹奏管(竹管)乐,如箫、笛之类;弹丝,弹拨弦(丝弦)乐,如琵琶、三弦之类。 《荆钗记》第三出:“欢宴,乐人祗应,品竹弹丝敲象板。”《张协状元》第二出:“设意品笙箫。”品笙箫,即品竹。《金瓶梅》此回介绍潘金莲“会描鸾刺绣..

乐户(金瓶梅鉴赏)

教坊注籍的乐工官妓。 《桐荫清话》:“入教坊者准为官妓,另报丁口赋税。”官妓的乐籍,称为“名籍”。《小孙屠》:“我兄弟说得自是,他如今须脱了名籍。”乐籍档案,称为“礼案”。《谢天香》第一折:“我怨那礼案里几个令史,他..

胡博词(金瓶梅鉴赏)

弦乐器,亦名火不思、虎拨思、琥珀匙、浑不似、胡拨四、胡不四,均为译音。 早在我国中唐时期,已传至我国西北高昌地区,大约宋代才传入内地,元、明时代开始广泛流行。《元史·礼乐志》:“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